窮的時候自然吃不起,富起來之後,談個生意弄個聚餐也都是中餐,這種此時還比較時髦的西餐,他確實沒怎麼吃過。
“老闆,你要西冷還是菲力牛排?”,祁漢源覺得這個還是要問一問的。
“啥?有什麼區別嗎?”,李江河又搖搖頭:“就點個你認為好吃的吧,我請客,你也用不著給我省錢。”
“那就兩份菲力套餐,一份三成熟,一份七成熟”,祁漢源對服務生說道。
一般西餐廳的牛排基本有四種: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t骨牛排。
菲力是最貴的了,它取自牛的腰肋骨裡,俗稱牛裡脊,也叫牛柳,肉質纖維的比較細,脂肪含量低,幾乎看不到肥肉。
一頭牛身上的菲力是不多的,這塊肌肉主要用於控制脊柱的彎曲,是牛一般活動不到的位置,所以肉質很嫩,並因此也變得很貴。
菲力造假是相當多的,因為他就是一塊牛瘦肉,一塊沒什麼筋的牛瘦肉,確實是比較容易冒充的。
通常去西餐店吃的一般是肉眼和西冷牛排。
西冷牛排,第一次聽容易讓人誤解,啥?西方冷凍牛排?
其實就是翻譯的問題,也可以叫它沙朗牛排。
先上的是香檳。
李江河和祁漢源輕碰了下杯。
又上了羅宋湯,再過一會還有煙燻三文魚。
然後是牛排。
祁漢源熟練地切下一塊,紅色的汁液留出,但這個並不是血液,放到嘴裡咀嚼:“嗯,山核桃木烤的,老美那邊喜歡這個味道。”
“吃不出來”,李江河吃的自然是七分熟的,“肉質確實很嫩。”
“吃不出來就吃不出來,老闆,你這樣的已經不需要這種飲食來抬高自己的地位了”,祁漢源小小地拍了個馬屁。
牛排也確實在除了米國和他北邊的鄰居,以及某孤懸的曾經的英吉利海上監獄以外的地方,不能算是什麼高階料理,按照法餐大廚的說法:“牛排?什麼牛排的都差不多,反正你吃的醬汁和黃油。”
眾所周知,西方要找點能聊出文化的飲食還是要去歐陸。
但不管是法蘭西,意呆利還是德意志,或者伊比利亞半島那邊,牛排都絕不是他們菜系的主角。
一提到法蘭西,可以想到各種鵝肝,紅酒燉牛肉,焗蝸牛他們自己人並不認為蝸牛是菜系代表)
一提到意呆利,可以想到意麵和披薩但是似乎高階點的意呆利餐廳不太喜歡披薩),噢,他們倒是有佛羅倫薩t骨牛排,這個很出名。
德意志,酸菜和豬肘,各種腸和德意志肉丸。
米國:漢堡,薯條,披薩。
李江河就沒吃出個什麼所以然。
他的注意力放在思考這些外資的問題上。
如果說本來的應天是一座圍城,圍城裡的地盤都劃分的差不多了,那這些外資就是騎著戰馬拿著長槍的攻城兵,突如其然地打了進來,而且可想而知,他們會給這裡的圍城造成巨大的影響。
李江河拿腳思考,也知道他們不是來搞慈善的。
而一部分外資所享受的福利,確實是一般本地企業不太享受的到的。
“老闆,這裡面真是五花八門,來投資什麼的都有”,祁漢源雖然覺得聽人家聊天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但是他們說話聲音並不小,他還是被動聽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錯,什麼外國人在餐廳都是竊竊私語性聊天,那純屬扯淡,尤其是在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