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飄

休息了半天的李江河,又變得幹勁十足了。

他去裝潢市場先把之前看好的麻繩吊燈買了回來。

一路上上小心翼翼的李江河直到回到咖啡店才舒了口氣。

吊燈易碎,還售出不退,容不得他不小心。

至於把粗麻繩一圈圈繞在牆上,那就要動釘子了。

這活他自己沒法幹,只好僱了一個工人,加緊給幹出來。

牆紙買回來也不是自己一個人能貼的,又僱了一個工人一起,把從粗麻繩到天花板的那一塊空間貼上牆紙。

這一套幹完,李江河的一萬塊其實也沒花掉多少。

李軍留給他這筆錢是考慮到咖啡店前幾個月基本要虧損,特意多給了一些。

現在把吊燈開啟,坐在咖啡店原來的椅子上,已經有了一些精緻又文藝的感覺。

這時候他放在褲兜裡的手機突然響起鈴聲。

他不用看也知道是自己爸媽。

別人都不知道他有手機,更遑論是自他手機號呢。

“怎麼樣啊,兒子”,龐淑蘭的聲音從手機裡傳來,“有想法了嗎?”

李江河描述了一遍自己的裝修成果。

龐淑蘭沉吟了一會,李江河的進度比她預估的快了不少。

用粗麻繩做牆體裝飾的想法讓她這個重生者也眼前一亮。

“以前怎麼沒發現自己兒子還有室內設計的天賦?”,龐淑蘭也有點費解。

這段母子之間的通話持續時間並不算長,最後龐淑蘭給李江河提了個建議:多去應天市裡的各類商鋪裡看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李江河放下電話,開啟電腦開始搜尋應天的各類有趣和高人氣的店鋪。

搜著搜著,他突然懷念起土著導遊王雲立了。

這時候網上的旅遊攻略少的可憐,又沒有後世的那些餐飲app可以只管看到顧客的評價。

他勉強蒐集到幾家比較出名的,規劃好了路線。

有一家書店被李江河放在遊覽第一位。

先行者書店。

事實上,這家書店距離應大不遠,李江河以前就去過。

他們這些應大的學生一般戲稱這所書店是“第二圖書館”。

只不過以前是進去看書,這一次是進去“考察”。

考察歸考察,李江河還是站在書櫃旁看了半個小時書。

脫離讀者視角,宏觀地審視這家書店,李江河只有一個感覺。

美!

這裡少有那些沒營養的暢銷書,在這裡的書架駐足,就像是在尋寶。

冷不防地就會發現一本從未聽過的小書靜靜躺在腳落。

進來看書的人,大多也規規矩矩,不因不用付錢就不愛惜手中的書。

這種美感是整體式的。

就像是一個文化生態,由書店,書和讀書人共同構成,缺一不可。

離開書店,李江河又跑了幾個咖啡館和茶樓。

甚至還有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