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3章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一)

司機摸出了煙問馮喆吸不吸,馮喆搖頭,他自己點燃了說:“白天還行,晚上……你大概幾點?”

“這個說不準,我打電話你就去。”

“這樣?”司機盤算了一下:“這大過年的……晚上那路也不好,等於一來一回……”

“行的話,你就說多少錢?”

司機思付了一下,說:“這樣,如果是白天,你就給我二百,你看,我這不得一直操心你嗎?如果是晚上,你就給四百吧?怎麼樣,老弟?”

馮喆聽著看了一下派出所大門口,而後說:“好,這樣,你一句話一口唾沫地上砸一個坑,白天不說了,就按你說的二百,如果是晚上的話,我給你加一百,五百,但你必須保證盡快趕到。”

這人一聽還多給錢,點頭說:“行,兄弟,你仗義、豪爽,我絕對沒二話。”

馮喆直接從兜裡掏出了五百給了司機,說到時候多退少補,然後讓他將駕照拿出來,自己用手機拍了照,這司機看著說:“你是公安?新來的?我沒見過你,這所裡的人我幾乎都認識。”

“你怎麼知道我是公安?我難道就不能是幹別的?”

司機心說你這樣還不等於承認了,再有你這一身打扮從頭到腳不超過三百塊錢,但是出手大方,那不是有什麼隱秘的公務是什麼?嘴上笑:“就你辦事這兩下,普通人誰能想得到這麼多?要是居心叵測的人,也不會選擇派出所門口和我談生意,那還不是自投羅網?行,我就等你電話。”

馮喆和司機互相交換了手機號碼,下了車,等這個司機開車走遠了,往前走了幾步,又伸手攔下了一輛和剛剛那個計程車不是同一個出租公司的車輛。

到了車上,馮喆將剛剛說的話和這個司機再重複了一遍,價格和剛才的差不多,馮喆同樣的先將錢給了司機,而後兩人換了手機號,馮喆才下了車。

接下來,馮喆在高廟縣城的公共汽車站坐上了一輛只能到馮村所屬鄉政府的公共汽車,搖搖晃晃的顛簸後,到了鄉上,而後再乘坐著專門拉人的蒙著棚子的三輪農用車,付了五塊錢車資,吭吭蹡蹡的,在一個小時之後,站在了馮村的村口。

這個時候,已經日暮西山。

故鄉啊,故鄉。

詩人或者作家們每逢想起故鄉,談論起養育自己的故土,總能寫作出許多分外感動人讓人心馳神往甚至熱淚盈眶的作品的,但對於馮喆而言,這個故鄉,留給他的記憶是十分的繁雜和苦澀的。

每每回首往事或者懷念故鄉,其實只是在現實裡不知所措以後的故作鎮靜,即便有複雜的情感伴隨著出現,也不過是聊勝於無的粉飾而已。

四處還能聽到零星的鞭炮聲,有幾個小孩穿著過年的新衣服在大路邊做遊戲、呼喊著,間斷的有幾輛摩托車載著人從面前突突的呼嘯而過。

一切似乎都沒改變,往事恍然如昨。

夕陽的光有些發紅,三間瓦房牆角坐著幾個閑聊的老人,他們老眼昏花的不知道在對什麼正評頭論足,因為過年,村支書將商店裡的一些年貨擺在街道上,方便來來往往走親戚的人購買,不過這會已經沒有了什麼人,馮喆看到牆上原來宣傳計劃生育的標語“寧添十座墳,不添一個人”下面用鮮紅的顏色新添了一句“喝藥不奪瓶,上吊就給繩。”而那個賣棺材的標語,已經徹底斑駁的看不清了。

掀開門簾,屋裡坐著幾個人正在吸煙說閑話,馮喆見村支書馮滿冠在,就先叫了一聲叔,然後給屋裡的其他人打招呼。

馮滿冠先詫異了一下,起身問馮喆回來了,然後看了一下坐在椅子上的一個七十多歲的人,回身喊自己老婆做飯,說馮喆回來了。

這時坐在那裡的七十來歲的老頭咳嗽一聲說:“小喆回來了,我剛剛正在給支書說咱兩的事情呢。”

“咱兩的事?大伯,你過年好啊,你說什麼事?”

這老頭慢慢吞吞的看了馮喆一眼,說:“也不光是咱們的事,這可以先不說,你大嫂子找你,要不是我攔著,可能都去省城尋你了,也好,你回來了,咱們一道給解決了,你說,是在這裡,還是去哪?”

馮滿冠這會答話了:“老馮,小喆剛回來,都沒吃飯,先吃了不遲說話,他一時半會又不走……小喆,你坐,你嬸給你下餃子……”

這時馮滿冠的媳婦從前面屋裡走了出來,一臉笑:“馮喆啊,你年過的好,剛回來?叫嬸給你做飯……你這會在省裡供銷社不是?”

馮喆點頭說是,屋裡有人笑了:“供銷社這會都ji巴完蛋了,誰還在那上班。”

馮滿冠皺眉:“就你懂!你管人家單位好不好,只要能發工資就行,小車不倒只管推,一天真是鹹吃蘿蔔淡操心。”

這人“嘁”了一聲,不再答話。

等馮喆坐下,馮滿冠倒了水遞給馮喆,問:“在省裡都好吧?回來,沒別的事?”

馮喆接過了杯子,看著裡面黃黃的茶水水色,又抬頭看著自己的大伯說:“這次回來,是有些事找大伯……單位要集資蓋房,趁著過年大家可能都在家,我想,向家裡的親戚們借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