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昨是今非舊時光(二)

馮喆明白了,今天這個見面是一種蓄謀,水利廳的五千塊錢獎勵和縣裡的一千元獎勵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之前怎麼自己一點都不清楚呢?想讓自己去辦事去出力了,就拿著好處來鼓勵自己了,哄小孩呢?

也許水利廳的獎勵是早就有的,可是因為某些原因,被劉玉順這些人給暫扣了,如今用到了自己,就一副是你的遲早都是你的模樣,將錢拿出來激勵自己。可是縣裡給自己一千塊錢,馮喆覺得這個似乎是臨時加上去的,就是劉玉順和李開來或者其他人商量好了,僅僅就是為了表白一種心跡:給你錢,給你好處,你就要辦事,別不識好歹。

劉玉順看著馮喆說:“按照屬地管轄權,半間房那兒的水庫已經歸縣裡管理了,今天叫你來,就是看看小馮有什麼主意的,就知無不言的說出來,大家齊心協力,將水庫的事情早早上馬了。”

馮喆這才知道原來水庫的管轄權歸縣水利局管理了,怪不得劉玉順這個局長這麼上心,可這麼大的事情幹嘛問自己?

還有,到底水庫的事情辦到了那種程度呢?

彷彿看出了馮喆的迷惑,李開來說:“本來發改委那裡已經立項同意了,所以水利廳才有了批文,可是守陽縣也在做工作,想將水庫改建到他們縣去,這裡面就有了矛盾,所以,咱們這是各盡所能,八仙過海,誰爭取到了,就是誰的。”

是這樣嗎?馮喆有些懷疑李開來和劉玉順的話,他現在懷疑所有梅山縣政府成員的話語和說辭。

“縣裡最近為這事可謂是東奔西走,小馮不是外人,坦而言之,之前,我們透過方方面面的關系找過方方面面的領導,當然也找過趙副市長,你的同學趙楓林,我們也見過,可是涉及兩個縣之間的競爭,市裡的領導不便表態,趙楓林同志也表示自己作為市政策研究室人,不好對下面具體哪個縣的工作表達意見,不過他倒是指明瞭小馮你和發改委的一個人熟悉,而這個人可能在水庫這件事上是起到一定作用的,這一點,小馮同志也予以認可了。”

李開來的話前半段是對馮喆說的,後半段是給劉玉順和劉奮鬥說的,馮喆一聽心說果然,你們都將我摸得一清二楚了,還來問我幹嘛?審賊呢!

馮喆這會有些惱火,他有些生趙楓林的氣,怪不得縣裡放著副市長的兒子不去用,卻拐彎抹角的找到了自己這個已經不在水利系統工作的閑雜人等,原來都是趙楓林多的嘴——趙楓林不辦事,卻將我扯進去幹嘛?這不是喝涼水剔牙縫,沒事找事?

劉玉順和李開來說到自己省發改委的同學,除了柴可靜還有誰?

我和柴可靜熟悉?這話從何說起?趙楓林那會在學校是學生會的,倒是和柴可靜走的很近,起碼比自己近,可趙楓林都不去找柴可靜,我這個沒和柴可靜說話超過五句的人,憑什麼去?

做人怎麼可以這樣?

事情不是這樣辦的!

不對!

——趙楓林到底是不想給梅山辦事,還是故意或者無意將自己推到劉玉順和李開來面前去的?

如果趙楓林是無意是搪塞,那雖然是不可原諒的,也能理解,也許就是無意之失,可要是故意為之,那趙楓林這家夥不是其心可誅、用心歹毒,也是自私自利,說話不負責任。

趙楓林應該不知道自己和柴可靜互發簡訊的事情,也就是說其實在外人眼裡、在老同學們的眼裡,自己和柴可靜根本不可能搭上關系,絕對不可能有來往,道理很簡單,因為在很容易發生點什麼事情的學校兩人就沒有交集,出了學門,到了紛紛攘攘的社會上,離得又這麼遠,兩人的關系怎麼可能比學校時還熟絡?

那不合情理。

再說那天在武陵市街頭和柴可靜偶遇——真的是偶遇,馮喆沒有想到,柴可靜估計也沒想到,因此趙楓林不可能知道這一點不過事後柴可靜有沒有給趙楓林說起這個,馮喆不能確定)。

這樣一想,馮喆覺得趙楓林給李開來和劉玉順說與自己是同學,和發改委裡的柴可靜是同學,就是想讓劉玉順和李開來找自己,讓自己去完成一項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樣不是讓走投無路的梅山縣縣委縣府領導今後徹底的將自己這個成事不足的家夥打進升遷的冷宮!

要是這樣,趙楓林也太豈有此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