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7章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六)

“好,乘客買了機票就等於和航空公司簽訂了運輸合同,而行李的運輸也是合同的一部分,航空公司有義務有責任依據合同法的內容,本著平等、公平、誠實信用這些原則實際履行自己的義務,乘客到了目的地之後運輸的行李卻沒有了、航空公司拿不出旅客的行李,航空公司自然就沒有如約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這就是事實違約,我們都知道違約就要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這應該是一個常識,而一些乘客按照約定向航空公司索要自己的行李,本身就是很正常的權力主張,顯然航空公司並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這一點做的是有瑕疵的。”

“航空公司那邊宣告說,他們只是承運了旅客的人身,也將旅客的行李裝機了,只是在到達機場後發現行李不見了,這個責任不在航空公司,應該在國航代理公司或者是其他部門。”

“我剛剛說了,乘客和航空公司簽了合約,合約的表現形式就是機票,航空公司不能只管登記行李上機而不管落地之後行李還沒有離開機場之前的事宜吧?機場說行李是在傳送帶上丟失的,那麼事實上行李還是沒有交付到乘客的手裡,機場以傳送帶不是機場負責為理由推搪,這個顯然是不合適的,是有責任的,所以我們遞交給法院的訴訟請求中把機場和航運公司以及侵權偷竊的犯罪嫌疑人作為共同被告起訴,這三者是有連帶的責任的。”

“你的意思是,承運的航空公司有錯誤,機場也有錯誤?”

“對,還有惡意偷竊他人行李的犯罪嫌疑人也有責任,他們三方都有各自需要承擔的民事、刑事責任。”

“關於乘客行李丟失,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秦致知一直在做著記錄,她很少抬頭看馮喆,鄭伯和麵對著侃侃而談條理清晰的馮喆,心裡知道自己今天親自來,是來對了。

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這個問題要說的內容很多,我想簡單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簡單一點還“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馮喆一說,鄭伯和更加相信馮喆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秦致知記錄著的手稍微停頓了一下,她目光看著桌上放的錄音裝置,心說今天的採訪,難道這個馮喆事先知道?那麼這一切就是在走形式?否則鄭伯和為何親自要來?

這個馮喆,到底是什麼人?

“眾所周知,隨著我省經濟的不斷騰飛,嶺南機場每天接送著來自國內國際航班的旅客次數越來越多,它無形中就是我們省的大門和全省形象的直接體現,在這種背景下,提升機場及航空公司的服務能力,增強管理水平就顯得十分重要。”

“但是,我這裡有一份資料,在一項針對機場管理服務的調研中發現,近年來,行李差錯導致的糾紛顯著增加。乘客僅僅針對航空公司的投訴中,行李問題就佔據了百分之十五,這歸根到底,就是機場及航空公司在行李管理服務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失所導致的。”

“第一,機場和航空公司對於行李丟失是論斤賠償和執行的是雙重標準……”

“雙重標準?”鄭伯和問。

“是雙重標準,機場對於旅客行李丟失不管其實際價值,一律按照每公斤一百塊的標準賠償,而國際上則根據《蒙特利爾公約》的規定,賠償的標準為每公斤三十美元,那麼按照經濟客艙每位乘客最多可免費託運二十公斤的行李來計算,國內、國際航線賠償標準差異就達到了四倍之多。”

“這樣?那還有呢?”

“第二,事實上,航空公司有宣告價值這一服務,在此前題下,乘客遇到行李丟損的情況可以獲得最高八千元的賠償金,但是很多旅客根本都不知情這一條款,這就是說航空公司沒有盡到告知義務,或者,他們就是故意不想讓乘客知道這一點。”

“最後,也是出現乘客行李丟失的最關鍵的一點,機場的出站口對航空行李基本就沒有做到認真核實的工序,或者根本就沒有這一項服務,這導致了大量的行李被領錯,或者被惡意的人故意領走,這就致使乘客財産産生了損失,尤其在後期乘客和機場進行交涉時,機場推塞阻撓,態度散漫甚至置之不理,這樣難免會讓乘客對航空公司産生不理解和敵對的情緒。”

“那麼,一些乘客已經開始用打官司的手段對航空公司進行了訴訟,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大家在生活中能自覺的運用法律知識、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表明我們每個普通人的法律意識都在逐日提高,這也是我們以法治國,有法必依,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一個實際的表現。”

“感謝你接受我們嶺南法制日報的採訪,最後,你還想就此事說點什麼?”

馮喆沉吟了一下:“套用一句話: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有才無才,不可張狂目中無人,庸人俗人,不可懈怠以招禍。還是那句話,訴訟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希望機場方面切實擺正好自己的位置,加強服務理念,即便不將顧客當上帝,也不要將顧客當傻瓜。在這場訴訟中汲取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切實做好本職工作,樹立起為嶺南經濟發展擔當第一層門戶的良好形象重擔。”

採訪結束了,一切很順利,像事先彩排過一樣,時間僅僅用了整整半個小時,馮喆將鄭伯和秦致知送上了電梯和他們道別,秦致知從緩緩閉合的電梯門裡看著馮喆那張英氣的臉,心說今天的他,才是真正的他,那麼以前的那個在自己面前表現的他,也太不是東西了!

介曉與薛修德這時滿臉帶笑的走了過來,嘴裡都是對馮喆的欽佩,說自己兩個在外面都聽到了,馮副處長剛剛面對記者的談話簡直就是竹筒倒豆子,不帶打草稿的,馮喆笑:“我們不就是法律法規處嗎,說起法律問題,那怎麼也得手到擒來,否則六處的臉面何在?”

說笑了一會,亓思齊的電話就打了過來:“行啊你,表現的還不錯,‘即便不將顧客當上帝,也不要將顧客當傻瓜’,我就知道你,罵人都不帶髒字。”

亓思齊這麼快就知道採訪的內容了?馮喆說:“有機會還不出一下毒氣,我還不是為了給你討個公道?”

亓思齊很享受這樣的恭維,笑著說:“好好好,本大小姐接受你這回的拍馬。這下,航空公司那邊要忙一陣子了。”

航空公司那邊怎麼反應,馮喆根本不在意,亓思齊對自己的芥蒂已經消除了,他現在在意的,是經過這突如其來的事後,自己在單位裡會被別人怎麼看待。

按照亓思齊的性格,這次的採訪內容肯定會盡快的見報,她接受了自己對付機場的建議,截至目前都處於一種報複狀態的快樂之中。

那麼見報之後,會對自己的工作帶來什麼影響呢?

牽一發動全身,偶然事件有時候會導致必然的來臨,這是量變和質變的關系,按《易經》裡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那自己時刻都在準備著,似乎應該有不錯的收獲,可世事變遷,或然的事情總是出現,接下來會怎麼樣,已經不是眼下能預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