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她好像更加冷漠,紀今瑤在快下班前叫她,她也沒聽見,拎起包就急匆匆走了。
宿舍內,電腦螢幕上的進度條緩慢地填滿,最終,一條通知彈出:“您的論文已成功提交至《nature 101nove.hnoogy》期刊。”
江繾盯著螢幕,這篇關於《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改進機制》的論文,凝聚了她幾年的心血與實驗資料。她團隊透過最佳化crispr的效能,使其在精準剪下dna序列時,減少了脫靶效應,大大提高了基因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項突破性研究對於治療遺傳性疾病、癌症等有巨大潛力。<101nove.risprcas9系統,作為一種革新的基因編輯技術,能夠像分子剪刀一樣切割dna,插入、刪除或修複基因片段。但此前的一大難題就是脫靶效應,即在編輯過程中,crispr可能會誤剪其他基因,導致不良後果。江繾透過細致的實驗,最佳化了cas9蛋白的序列,減少了不必要的剪下,大幅提升了精準度。
“成功了。”江繾低聲自言自語,拿起桌上的杯子輕抿了一口咖啡,微微放鬆了些。只有沉浸在工作裡,她才不會有腦子去想裴安。
論文的初步審核非常順利,編輯部傳來訊息,預計這篇論文將在下一期核心期刊中發表。江繾的名字將會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現,她終於為團隊贏得了應得的榮譽。
幾天後,江繾穿著一身白色襯衫,走進了學術委員會會議廳。今天,她不僅是帶著新發表的論文而來,還要參加每年一次的教授評選會議。
會議廳的燈光溫和,牆上掛著各屆頂尖教授的照片,象徵著無數科研成就的累積。作為候選人之一,江繾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她剛坐下,幾位資深教授已經開始小聲交談,顯然,他們對於江繾的最新研究成果非常關注。
教授評選不僅看學術成果,還要考量候選人在教學和實驗管理上的貢獻。江繾提交的核心期刊論文無疑為她加了不少分,尤其是她在基因編輯技術上的突破——這是生物工程領域目前的研究前沿。
主持人——一位資歷深厚的生物工程專家——走上講臺,宣佈會議開始。各候選人按照順序依次進行陳述,輪到江繾時,她站起身,鎮定自若地走向講臺。
“今天我將重點介紹我們團隊在“crisprcas9”技術改進方面的研究進展。”江繾開啟幻燈片,螢幕上顯示出複雜的基因序列與三維結構模型。
<101nove.as9蛋白進行結構修飾,尤其是對其識別靶序列的功能區進行最佳化,使其在識別目標dna時,脫靶率降低了近50。此外,我們還引入了新的指導rnagrna)設計策略,進一步提高了crispr系統的精準度和穩定性。”
她講解得條理清晰,同時運用了簡明的比喻:“可以想象,crisprcas9就像一把剪刀,而我們則為它新增了一個更加智慧的導航系統,不僅能精準找到目標,還能避開不必要的誤傷。”
教授們聽得很認真,偶爾會有幾位低聲討論著。江繾繼續道:“這項技術的突破,已經在多種遺傳疾病模型中得到了驗證。我們在實驗中成功修複了某些攜帶突變基因的小鼠模型,這為未來基因治療的應用鋪平了道路。”
隨後,一位教授提出了問題:“江教授,您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但我們也知道,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體臨床應用中還存在倫理和法律方面的挑戰,您對這方面有什麼看法?”
江繾點點頭,回答道:“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在技術層面,我們確實在不斷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在倫理方面,我認為我們需要非常謹慎,尤其是在基因治療應用於人類胚胎的領域。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國際法律法規,確保技術不會被濫用。”
教授們對她的回答表示認可,並再次回顧了她的科研貢獻。最終,評選結果出來,江繾憑借她的科研成果、學術影響力以及教學貢獻,成功當選為今年的教授。
她不僅僅是最年輕的教授,還在年僅二十一歲就取得了這樣高的成就,未來必將更加輝煌。
會後,紀今瑤上前恭賀道:“江教授!恭喜!你的研究終於可以引入更多的資金了!”
“謝謝。”江繾簡單應下。
紀今瑤察覺到她並不想多說話,也識趣地離開,晚上,她約左承平一起吃飯,聊著聊著,講起最近江繾的不對勁來。
“最近我們所裡的江教授格外冷漠,從前還能講上兩句閑話,這幾天她嘴巴都沒張開過。”
左承平一聽,馬上放下筷子打手語道:【最近裴安也是,情緒有點低落】
“那是誰?”紀今瑤不懂這個人名具體是指哪位,左承平拿出手機,把隊裡的合照調出來,指了指中間的裴安,又說:【前些天,我和裴安到姜汀家裡去玩,不知道怎麼回事,江繾來接人了,她們兩個一起走掉】
“啊?她們不會談上了吧?”紀今瑤眼裡燃起八卦之火,她還以為江教授會一輩子單身到死,世界上居然還有能叫她有情緒波動的人?
【可是最近都沒見她們交流,碰見了也不打招呼】
紀今瑤摸了摸下巴,暗想這兩人應該是鬧別扭了,她眼珠一轉,有了想法,附在左承平耳邊說了幾句話。
左承平聽罷,連連搖頭,表示這樣不行的。
“哎呀,你難道想看你的好同事裴安一直消沉下去嗎?”紀今瑤壞心眼地哄自家表妹。
“額...啊...”左承平意義不明地叫了兩聲,左思右想,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