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被她幾乎當成背景雜音,薙切仙左衛門的評價,這時倒帶般在腦袋浮現。
背負了中華界龍頭任務的女廚師,內心翻江倒海之狀況,只有她清楚。
宴席還在繼續。
三葷兩素一湯,夏羽有意挑“普通”的菜式烹調,因此並不算費時,剩下的一素一肉,在半小時後幾乎同時端上桌。
素是“素燒鵝”。
湯是“湯鰻”。
這兩道有典故的中華傳統菜餚都有值得一說之處。
夏羽專門挑河鰻制湯,而鰻魚最忌諱剔出骨頭烹製,就如烹調鰣魚不能去鱗一樣。
一道清煨河鰻,以夏羽的角度,可分為處理、去腥和蒸煮三個步驟。
處理麼,洗去河鰻身體的粘液,以合理刀功將鰻身切成一段段。
再然後,去腥這一環,夏羽腦袋裡的香料公式就可起作用了,酒水、醬油乃至冬天新醃的芥菜,都構成了香料公式的素材,蔥、姜多用,芡粉、山藥幹煨,小細節做得足夠好,去腥問題就不大。
至於“素燒鵝”,恐怕是今晚宴席最具技術含量,也是最受好評的一道菜了。
別看菜品含有一個鵝字,食材絕對純素。
食譜千言萬語就一句話:
煮爛山藥,將山藥切成大概一寸長的段狀,以豆腐皮裹之,於油鍋煎炸,再下酒、糖、醬油等等調味,燒煮至顏色紅亮就可以出鍋裝盤。
是不是很簡單呢?
“好吃!”
眾人將一盤形似紅燒鵝的素菜,瓜分一空。
朱青放下筷子,戀戀不捨看面前幾個空盤子,“六道菜就這麼完了?”
咦。
她這才注意到魏清蓮消失了,用過的餐具留在桌上。
回頭,發現店外燈光下面隱約可見的身影,朱青不由地起身過去,一句話傳到她耳朵:
“……魚無麟者,其腥加倍,須加意烹飪,以姜、桂勝之……”
魏清蓮佇立在路燈下,仰望東京的夜空,腦袋裡卻來回浮現剛剛享用的一素一湯。
河鰻、山藥和豆腐皮這些主食材,不值一說。
但是,菜品中的香料公式,真真切切的,令這位來自中華界、並且廚藝不俗的女廚師,心有久久不消的震撼。
“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華……”
“他真的登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