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1章 蒸之奧義

腦中的美食景緻,是一片魚米之鄉。

獵戶從山林歸,肩頭扛著一隻小山豬,農婦在江河之畔的肥沃土地,栽種著南瓜,魚叟則披衰衣、戴鬥笠,靜靜坐在水流旁的一塊大石頭上。

雨後初晴的水鄉風情,令人無限的嚮往。

一切的一切,是這樣的質樸,清新。

突然,段泓、王乾手舞足蹈的姿態,就此僵住,眼眶竟迅速掉下兩行熱淚。

魚片,南瓜塊,珍珠圓子。

因為蒸之前,拌了米粉的緣故,一絲米的悠悠清香,於口舌縈繞,映在他們腦海中的水鄉景緻,就如一張老照片,被一張手不停地擦拭,越擦越是明晰,越擦越真實。

衛忠道:“這就是我的蒸!”

“我悟到的蒸之奧義!

“擦拭!”

他淡淡地說,“太多雜亂的東西,會矇蔽人的眼睛,味覺。從菜品的角度講,複雜的味道更會對我們的味蕾,施加沉重壓力。複雜沒什麼不對,但明晰一些,變得清楚,不是更好嗎?沔陽三蒸,就是這樣的擦拭技藝,把魚肉變回純粹的河鮮,讓飛禽走獸回歸山野森林的滋味,讓蔬菜帶著那片土地的悠悠風情。”

“三蒸,三味,皆是一體!”

“而且,我以珍珠圓子作花芯,它才是這道菜的靈魂一筆,誰敢說這道菜,不是面點呢?”衛忠回頭特地瞟了一眼夏羽,見少年驚疑不定狀,認為他可能是在質疑這道菜的領域,便多說了一句。

“沒錯!”

蘭鳳賢揭第二個蒸籠,這回,是一口氣,將碗中的蒸食吞進口,邊咀嚼邊說:“什麼叫面點?我習慣把‘面’字和‘點’字分開,面指麵食,點指點心、小吃。”

“而如果從食材角度,一般而言,面點多指利用粉狀的食材,以米粉、小麥粉等等製成的食品。”

“時至今日,面點的品種、風味流派,早就數不清了。”

揭開第三個蒸籠,蘭鳳賢指花瓣當中的珍珠圓子,不疾不徐地道:“這道點心,的確是面點,毋庸置疑!”

“而且,這道點心,技法源自荊楚菜系,卻是青出於藍的完美作品!”

“經典之作!”

段泓、王乾拭淚,豎起大拇指。

劉老太公和王恭,這兩人是蜀中本地廚師,照唐玉瓊的陣營劃分,他們應該是站在夏羽這邊的才是,然而,既坐在食戟神聖的評審席上,那麼身份只能是純粹的食客。

“這樣的經典作品,可能是叩響那一扇門的鑰匙……”劉老太公道,“衛主廚,你已經非常接近那個境界了!”

蜀中名廚王恭補充道:

“一旦推開那扇門,候補面點王,就將轉正!”

“你有這個水平!”

王恭看著衛忠沉聲說。

見評審席一片被俘虜的反應,衛忠嘴泛一抹笑容,“那麼,可以宣佈我的勝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