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益氣活血,養肝明目,體虛者長期食用能起到養生健身之效。”
“糙米、粳米之別,在於對米粒的加工深度。糙米只是剝去粗糠外殼,因此米色偏黃……”
顏奇說到這,被場上一陣劈砍噪聲打斷。
砰!
砰!
五名評審齊齊看去,“竹子?”
老爺子夏擎正在自己廚臺附近,用鋒利刀刃,對幾根青翠的竹子,接連揮劈,速度飛快只留一片刀影,這才短短幾秒鐘,旁邊的筐筐裡,就多出十數根大小對等、長度驚人一致的竹節。
這些竹節並不是前後貫通的,老爺子的刀,快而精準,刀刀落在竹節稍上方的位置,因此擷取下來的竹節,兩頭皆封閉。
然後,長刀換成小刀子,老爺子隨意拾起一根竹節,似雕刻刀的小刀,在竹節表面劃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框,也沒看老爺子怎麼用力,刀痕首尾對接,他倒懸竹節輕輕一震。
啪嗒。
一塊被割開的竹片,落在老爺子手中。
如此,第一個裝飯的竹筒容器,也就透過精細的刀功製作出來了。裝置抓拍到老爺子夏擎眉宇間流露出來的淡淡笑容。
就如他手中的竹子,淡然,出塵,自然給人一種胸有成竹的氣場。
“竹筒飯啊!”
聽得朱青的喃喃聲,夏羽總算勉強從黃鶴那裡抽回視線,轉而去關注自家老爺子。
看滿臺子的竹筒,再看看那些竹子碎屑。
沒錯。
老爺子的食譜已經很明朗了。
“竹筒飯!”夏羽自語道,“在中華界,用竹筒烹飪的記錄,最早是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書中對‘筒炙’的描述是,以肉餡敷在竹筒表面,以明火烘烤成食物。如果以五行和氣這些中醫養生角度,竹子有利濕、保肝和明目這些效果,而以一個廚師的角度,竹益氣,可久食,利腸下氣……”
開玩笑。
以前對老爺子中藥養生美食手劄的研讀,以及對五行之道的研究,夏羽敢自拍胸脯說自己在遠月擔當食物中醫養生理論課程的教授沒一點問題。
說完,夏羽眉一皺:“竹筒飯是一個大領域,每個地區作法都有不同。最主要的,老爺子是用糯米,還是粳米為主食材?”
竹筒並不重要,充其量,一個特別的容器而已,關鍵在內裡的米粒、食材,是如何搭配的。
咦!
突然,朱青發出低呼。
夏羽下意識地,再回頭關注黃鶴的廚臺。
處理完畢的、通體光溜溜的鶴之肉身,就平攤在臺子上,黃鶴不知什麼時候對米粒完成了揉捏按摩處理,並混了些看不太清楚的輔料,然後就對鶴之肉身敞口的肚子,一團一團塞進去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