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一個槓精,恰恰相反的是,他在思考複合體是怎麼做到的了。
“甚至曾經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楊雲補充道,“人類發展委員會曾提議要實現絕對公平,但哪怕一向下限很低的倫理道德委員會都制止了這種行為。”
喚出了自己的備忘錄機器人,楊雲讓這個小東西將自己查到的東西投射到牆壁上。
“我相信你的很多疑惑都能在接下來得到解決。”
楊雲頓了頓,讓牆上的投屏展示出關於“新舊談判”的內容。
“林升,我花了點時間看了看黃金時代的內容,說起來我也很驚訝,直到‘新舊談判’前,其實人類的制度都沒啥變化,真正的變化正是從‘新舊談判’開始的。”
林升,當然還有楊磊都沒聽清楊雲在說什麼,他們的心神已經被牆上的內容牢牢地吸引住了。
牆上的內容非常短暫,甚至可以說只有幾句話。
“在幾乎完全不可調和的矛盾下,矛盾鬥爭表現的最高形式與最暴力手段——戰爭毫不意外的發生了,在長達100年的戰爭裡,即使雙方都很剋制,依舊對火星、地球還有一些太空城市產生了巨大的破壞……”
“……在聖者們的努力下,新人類和舊人類展開了一場長達五年的談判,這次談判讓雙方決定和解。同年,暨新紀元前75年,倫理道德委員會成立……”
“這也叫歷史?”
讀完這段話的林升打心裡不認可這段記述。
這段文字整篇讀下來,林升只看懂了在巨大的矛盾下,新人類和舊人類發生了戰爭,最後和談了。
除了最後面提到了倫理道德委員會告訴了林升這段歷史和新紀元的聯絡,林升覺得自己發掘不了其他任何資訊。
更別提看出楊雲口中的“人類制度真正的變化正是從‘新舊談判’開始”的了。
楊磊倒是看明白了一點:“原來是這樣,道德倫理委員會居然是那時候成立的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上林升不理解的目光,楊雲向他解釋了為什麼自己投屏出來的歷史記載會是這樣。
“這已經是我許可權內能夠投射出來的全部了,那些更加具體和細節的東西都帶不出來。”
“但是我可以向你講個大概,我覺得應該足夠解釋了。”
“你們那個時代,si基因組裝技術早已經解禁了吧。”
“嗯嗯,您是想說,在改進了自己的身體後,出現了新人類和舊人類之間的紛爭?”
“差不多吧,”楊雲問向林升,“你應該是新紀元前250年冬眠的吧。”
“不是,是新紀元前245年。”
林升現在已經明白了新舊紀元的換算了。
泛亞科技聯盟宣佈第一架太空電梯即將開始建設是2182年,而五年後,也就是2187年,林升因為生產者專案實驗失敗被迫冬眠。
這是林升知道的常識。
人類歷史的劇烈變化正是從si基因組裝技術被髮明後開始的,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而這個生物世紀最重要的轉折就是這個技術的誕生。
si基因組裝技術是一款非常簡單的生物技術,它實現了鹼基對的任意組裝和定向嵌入。
它是在人類全部基因圖譜測繪與解析結束後,諾德博士在oc和dbg兩種演算法的改良創新和新發現的有普適性的光啟用的基因剪下工具與在高效能運算機和鐳射輔助下創造的一種新的基因編輯體系。
新紀元前395年,也就是2037,諾貝爾生物學獎被頒給了發明了si基因組裝技術諾德博士,原因很簡單,這是當時泛用性最強的技術,而且是當時最簡單的基因組裝技術。
而一年後,迫於社會壓力和政府力量,該獎項被撤回,並被聯合國列為禁止使用——因為它實在太簡單、太好用了。
作為一名歷史學者,林升知道這個技術帶來的驚人影響。
這項技術甚至開啟了各國政府異常緊密合作的序幕。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學者能想到到人類各國聯合的起因是一項技術。
準確的說,在有政府發現了“被設計者”後,整個人類社會或者說整個人類文明就迅速行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