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誇張的說,他這一投效就直接成了趙泰勢力中的高層。
就地位職能而言,跟周平高艾都不分上下。
就管的地方不同而已,夏侯蘭只覺得自己沒看錯,這是跟對人了。
“今汝已成吾麾下刑法管事,有一將領於戰時逾矩發信,遣來援兵守莊,後此戰大勝,何以處之?”
夏侯蘭也沒想到,他這剛剛投效任職,趙泰就給他出一個難題。
逾矩發信調遣援兵,往大了說那可以安一個造反的罪名,往小了說忠君護主情有可原。
事情可大可小,這得看當老大的是什麼態度。
按趙泰所說,夏侯蘭不是蠢人可以得出很多資訊。
據他所知趙泰手下也就周平和高艾兩個將領,那犯事的肯定就是其中之一。
高艾“反叛”帶著大量人手進了黑山,這他是知道的,裡面的道道直接就擺在了明面上。
那犯事的肯定是周平。
態度就更好猜了,趙泰要是發難,周平還能安然無恙的得獎賞,訓練士卒?
所以就算要追究那也是輕拿輕放。
只是不知道趙泰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提起,還讓他去做這事。
他一個新來的,你讓他去執法,那不是得罪人嘛。
趙泰當然不會太過追究周平的過錯,但錯了就要罰,這是規矩也是軍紀。
不要覺得他死腦筋,犯錯不罰,那要法律幹什麼,軍紀立起來當擺設?
他讓夏侯蘭處理這事,一來為他正名,二來也是要宣告地盤上的所有人,以後當有刑法,一切依律行事。
這就要看夏侯蘭能不能領會到了,畢竟有才能是一回事,有頭腦又是另一回事。
按道理來說夏侯蘭新到,根本沒什麼威信可言,即使擔任刑法管事也不會有多少人敬畏他。
一旁的趙雲到是想通了其中關節,但他又不能說話。
心裡到是覺得趙泰這立威正名的方式可行,但其中的度要把握好。
做得好那就是一舉數得,做不好………夏侯蘭恐怕以後也得不到重用。
“稟明公,屬下細思明公所言,言此將違反軍紀,然又於莊有功,不若將功折罪。”
“然軍紀不可輕犯,雖功亦罰,當明於法典懲處仗十,以儆效尤。”
“明公以為然否?”
夏侯蘭已經明白,這就是趙泰給他的考驗,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君擇臣,臣亦擇君,君君臣臣都會考察對方的德行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