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章 常備兵,後備兵

被踩了一腳的夏侯蘭開始沒想清楚原因,但戲志才開口後他就懂了。

原來這是為戲志才準備的事情,要不然只要趙泰說出他募兵的要求,隨便指派一個人都能做好。

趙泰這是在給戲志才鋪路,務必要讓他用最快的速度坐穩軍師的位置。

“軍師既然接過此任,那便交由軍師負責,募兵時本官會讓周平將軍協助,至於募兵的要求,此前本官已準備好。”

他從桌上拿起一個奏本,侍衛接過後遞給戲志才。

擴軍趙泰早就有這個想法,並且早有準備,畢竟他最在意的還是軍隊,除自身武力外也就軍隊能給他安全感,哪怕得了戲志才輔佐都改變不了。

募兵的條件也簡單,首先身體素質,年齡都得過關,其次每戶人家如果是單傳的男丁不錄用。

男人作為主要的家庭勞動力,有妻兒老小要照顧,讓家裡最重要的頂樑柱參軍,活下來了還好,沒活下來又怎麼辦,要是沒有後代呢?讓人家絕戶?

別說要是沒活下來,其家兒老小有官府可以養,這前提是趙泰的財政撐不撐得住,在後世那種環境肯定撐得住。

一來國家強大繁榮,二來戰爭沒那麼多也沒那麼頻繁,撫卹金給到位是應該的,他們應得的。

但在這古代搞這一套,不是趙泰不想,而是不能,也搞不定。

他會盡力做到最好,卻不能一上來就什麼都搬,古代打仗是會死人的,死很多人,不是一拍腦子就可以什麼都實現。

“主公這募兵規則很詳細,但這樣的兵為常備兵,後備兵似有不足。”

“不若在此基礎上實行屯田兵政策,閒時訓練,耕時務農,戰時上戰場,而且以主公的仁政準則,訓練時軍械跟糧食恐怕都會由府衙提供,如此屯田兵訓練時也會賣力,豈不相當於又得一支強兵?”

屯田這個策略可不是戲志才想的,也不是始於曹操,而是在西漢時就有了。

最開始的時候屯田制是以軍隊戍邊屯田,西漢時就常用於開拓和駐守西北邊疆。

之後曹操招募農民屯田,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稱“屯田客”。

根本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糧草。

像戲志才說的這個為軍屯,亦戰亦耕、兵農合一。

沒想到棗祗還沒登上舞臺,戲志才就把他的想法給提前弄出來了。

趙泰也是忙充了,居然沒想到這個政策,這樣一來還真能解決他兵源的問題。

更能省下一大筆開支,相比一直在消耗錢糧的常備兵,這後備兵訓練的時間會少很多,這段時間訓練的消耗那也叫消耗?

糧食高產之後他就更加消耗得起,直至連軍屯的方式都會取消,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軍屯制度不會消失。

“好,就依軍師之言,另在本官治下增設屯田官一職,事情是軍師提出來的,那便由軍師擬出個章程。”

“喏。”

戲志才接令後在心裡嘆了口氣,這又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