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弗朗西斯科,還有一個熟悉的名字,叫舊金山。
曾經有數萬華人勞工在這裡揮灑汗水,他們造就了城市的繁華,可歷史終究將他們遺忘,這裡並不怎麼歡迎華人。
八月,依然炎熱,空氣中混雜著海的腥味,林長民在船上顛簸了一個月,終於又踏上了美利堅的土地。
他的旁邊是基金會副會長吳凱,身後則是他帶來的三十名學生。
看著這些學生好奇的目光打量四周,林長民有著說不出的滿足。
薪火計劃,這是吹響大華追趕世界的號角,而這三十幾名學生,林長民相信吳斌一定會將他們培養成大華科技的柱石,這就是一顆顆燃燒的火種。
“不要看了,又不是看不到,這就是美利堅,世界上工業最強大的國家,你們將在這裡呆上數年,以後有的是機會。”
舊金山距離紐約需要橫跨整個美洲大陸,林長民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學生安全的帶上火車,然後送到吳斌那裡。
在車站等候列車的時候,林長民抽空給施兆基去了一份電報,這才有了施兆基給吳斌的電話。
吳斌很高興,當即讓阿爾曼準備30人的住宿。
“對了,阿爾曼,你去商店買一些生活用品,臉盆,牙刷,毛巾,肥皂,睡衣,用的著的都買三十套,另外通知財務,每個人再發二十美元生活費吧!”
阿爾曼走出辦公室,吳斌看看錶,已經四點半,沒有時間再看實驗室了。
今天要參加凱美達的沙龍聚會,遲到可不是好習慣,現在趕去接傑西卡下班,然後回公寓換衣服。
吳斌斷定,傑西卡肯定會選擇洗個澡,然後再打扮化妝,這需要漫長的時間。
……
1924年的紐約,馬路上車水馬龍,到處可以聽到擁擠的汽車發出的鳴笛。
商場裡,等待購物的人摩肩接踵。
紐約的民眾,夜生活是豐富的,各式各樣的酒吧和夜總會的門口,閃爍著亮麗的彩燈。
這是一片歌舞昇平,繁榮景象,被歷史學家定為柯立芝繁榮。
吳斌的目光注視著夜總會上面的彩燈,這讓傑西卡很不高興。
“jake吳,在這裡你只要有錢,想要多少姑娘都可以。”
吳斌一臉懵逼的看向傑西卡。
“我只是看那個彩燈,他們似乎是電燈上面蒙上彩紙做的,恰好我有一個辦法,可以直接讓電燈發出彩色的光。”
傑西卡將頭扭向一旁,他的神態明顯對吳斌的話表示懷疑。
吳斌聳了聳肩。
冤枉啊,我真的是看燈,而不是看站在夜總會門口的舞女,哦,好吧,就算看了舞女,也只是掃了一眼,主要是看燈來著。
按照大華的老話,吳斌感覺傑西卡的醋意是越來越大……
凱美達大樓是一棟十八層的鋼筋混凝土大樓,總高度62米,在21世紀,屬於很普通的建築,不過在這個時代的紐約,則是地標性的。
任何一個第一次來這裡的人都會由衷的驚歎,當然,這些人不包含吳斌。
在吳斌看來,一座私人農莊辦聚會總比這裡好。
原因很簡單,凱美達沙龍設定在頂層,另有一半的露天陽臺,視野雖然不錯,可以俯瞰半個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