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咳咳......”
安邑縣東,一座佔地面積極廣的府宅門前,一名身著白色長袍,手裡還捏著一塊絹帛的青年從兩扇朱漆開啟的築起大門內走出。
在青年頭頂的門廊上,懸掛著一塊碩大的匾額。
上書‘衛府’兩個大字。
“公子。”
站在大門左側的管家立馬朝著青年躬身行禮說道:“公子的馬車已經準備好了。”
青年聽聞之後,走向停在府門前的馬車。
河東衛氏,經學世家,乃是安邑有名的清流士族。
來到馬車旁邊的衛循再次輕咳了兩聲,用手中的絹帛掩住了口鼻。
“公子......”
一旁的侍從想要開口詢問,但是卻被衛循抬手打斷了:“不礙事,走吧。”
在侍從的攙扶之下,衛循登上了馬車,然後一路朝著安邑縣的主街而去。
安邑乃是河東郡的郡治所在。
而且因為盛產食鹽而聞名。
此處距離整個司隸校尉部,乃至於整個洛陽以西區域出產食鹽最多的鹽池極近。
而鹽池出產的鹽質量又最為上乘。
即便是洛陽食用的鹽,也是來自於此處。
也正是因為如此,安邑才變得繁榮。
鹽商,販運私鹽的世家大族在安邑比比皆是。
不過自從年初開始。
鹽池就被霸佔了。
當然,也不能說是霸佔。
因為是朝廷下令的。
朝廷下令允許段羽在鹽池開採食鹽。
而當今天下誰人不知,那昂貴的雪鹽就是出自段羽之手。
段羽用從鹽池開採的食鹽,然後加工成為雪鹽,在銷售到各個州郡賺取暴利。
頭兩年的時候,董卓擔任河東郡太守的時候,這件事情就已經開始了。
毫無疑問,董卓和段羽的這種行為,損害了當地大族的利益。
整個河東郡計程車族還有豪強,不管是清流也好,還是士族也罷,又或者是豪強,多多少少都在這鹽池獲利。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特別是像是衛氏這種清流,在朝中擔任官職的幾乎沒有多少人,錢糧的來路也要少於那些士族和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