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絕國通往涼州的西域南線上,大隊大隊的涼州兵馬正在緩緩前行當中。
騎兵和步卒混雜組成的一個一個的方陣接連成為一條蜿蜒曲折的長龍,一眼望不到邊際。
在大軍的前方,還有數萬的徭役趕著車,攜帶者大量的糧草輜重,在準備前往下一個駐軍休息的位置落下大營。
民夫徭役的作用在古代戰場上絲毫不弱於士兵的存在。
《孫子兵法》中有言: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淮陰侯,兵仙韓信也說過:先定糧道,而後出奇。
糧食輜重,對於戰爭的重要性一直都是古代戰爭中的重中之重。
進兵的時候,要提前制定好輜重糧草的運輸方向和路線。
大軍行進的方向也必要按照糧草運送的方向前進。
撤兵的時候,為了保證速度,輜重會先行。
並且在沿途大軍行進駐軍的位置提前搭建好營地,然後準備好輜重。
像是擔任護送輜重糧草的將軍,也必須是極為親信的將領。
像是曹操大軍出征之時,護送糧草輜重的很多時候都是族弟曹洪。
精絕國就處在從西域回往涼州的道路上。
只不過精絕國的方向需要朝北在走上一段。
而在通往精絕國的路上。
一隊人數約有千人左右的騎兵正在朝著精絕國的方向前行。
領頭開路的將領是飛熊騎的主將華雄。
身後的騎兵也是飛雄軍。
段羽身後則是跟著五百親衛鐵騎。
騎在小黑身上的段羽穿著龍鱗耀金甲,身披紅色的披風。
另一旁跟著的大黑身上懸掛著天龍破城戟和寶雕弓以及數個巨大的箭囊,箭囊裡的箭簇都是鎏金的精鋼箭矢,還有專門的刻字代表著這是段羽的箭。
對著段羽前往精絕國的方向,還有一隊隊低著頭,身上過著長袍,頭頂帶著遮風避沙帽子的人。
這群人單手結印,另外一隻手則是住著柺杖,身後揹著行囊。
在這群人的身後,遠遠的還吊著一什左右的騎兵。
和這群人擦肩而過的時候,段羽側頭看了一眼。
玄鐵面具之下的目光略帶厭惡。
這半年在西域征戰,段羽發現了一件事。
無論是車師也好,還是西域的大國龜茲也罷,都有極為濃重的佛道的影子。
車師國的大佛寺,還有龜茲的萬佛窟。
這些從蔥嶺以西而來,在西域傳揚了數百年的佛道真的是無孔不入。
任何一個西域國家,都有他們的影子。
這些人就好像是蛀蟲一般,依附在每個國家,然後靠著供養,傳言教義吸食百姓的骨血來孕養自身。
段羽早已經將未來的西域視為了自己的私產。
又怎麼會允許這些蛀蟲的存在。
但是殺了又浪費了。
總不能讓這些傢伙白白在西域吸食了這麼多年的百姓骨血,然後在放他們離開。
於是乎,段羽下達了一條命令。
所有現居西域的天竺僧人,全部都被貶為刑徒。
從事各個國家最底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