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用微信不多,加之岳父母家沒有寬頻,自然也就沒有網路,用手機流量除非有急用,一般不開啟,節省流量。早在去年芳芳有過安排:要將貓城家裡的寬頻升級,從每月限制使用提升到無限量使用,每個月只要多出幾十塊錢,根本算不上大花銷。但李立光不同意,他認為人類使用微信和網路太多,導致大腦退化,人類耽誤在無效、無聊的娛樂、社交中,這是人類弱智、退化的表現。
他反對這種因科技帶來的資訊爆棚和不安靜的生存環境。因此,經常自虐性地關網,對女兒和芳芳說,這是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
可這一次,女兒的留言和芳芳的電話,以及最新的朋友圈新聞卻被他這樣野蠻地耽誤了。他帶著愧疚的心情回覆女兒時,顯得很沒自信,或說自欺欺人地說,牛城確實發現了霍亂,但問題不大。
誰知女兒正線上上,很快回復:誰說問題不大,歷史上絕無僅有,比1932年的還大,還厲害。爸,你就別騙我了。
一會,當女兒說芳芳姐要跟他說話時,李立光卻一聲不吭地掛掉了——他還在生芳芳的氣。國慶前就說好要她跟自己一起到牛城,她就是不答應。
說人老如孩童。從這一點來看,咱們的前法官,對夫人的態度,還真似一個小孩。
掛掉手機,他又有些後悔,便想著編輯一條簡訊發給女兒,讓女兒轉給阿姨。但寫好幾十個字,卻最終又全部刪掉,而後乾脆關掉了手機。
然而關機,並沒有給他帶來平靜,反而更加的六神無主,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坐在沙發上看起來發著呆,其實卻心慌意亂。
老高從眼前晃過,想起吩咐過他的任務,便問:“電話打好了嗎?”
岳父是老人中身體強壯的典範,雖然剛才表現得有點驚慌失措,但此時恢復了從來具備的宏大聲音說:“東北的那個戰友帶著老伴回老家,已經坐在火車上了。溫州的老闆,還在牛城的家裡。他說不礙事,現在科技發達,瘟病又怎麼樣,偉人說人定勝天呢。我看,立光,梁總是不是誇大其詞了?”
“怎麼會!”女婿對岳父的話不屑。其實這種不屑,也多少帶有處長對科長的不屑成分。這是東方國特色。
李立光瞥見了老高的腳,盯住著,略顯譏諷地問:
“您腳上的軍靴是梁總送的吧?”
“姑娘伢。”岳父用牛城本地話回答,然後又用普通話補充說:“就是那次,你剛當庭長。”
“梁總經常來嗎?”李立光繼續用不屑,甚至是輕視的口氣問。
“沒有。自從愛蓮走了,沒再來過。”
老人意識到了女婿問梁偉達的某種意圖,便主動扳軌道一般地扳回剛才的話題道:“不要聽人家的,霍亂沒那麼嚴重。”
六十歲的人,醋勁應該像雄起一樣,不是說來就來,李立光“哦”了一聲後,注意力就真的到了霍亂上,心說說不定還真是自欺欺人。現代科技高度發達,莫說2003、2020經歷過災難,早就有了戰勝瘟疫、霍亂的藥物和心理準備,人傳人又怎麼樣呢?
人定勝天是沒錯的!
便不再懷疑和驚恐,更沒有醋意,反是心情溫暖地安慰,同時也安慰自己:“您老還是莫大意,最好學大家,學我,把口罩也戴上,下午回來時買兩瓶消毒液,買一箱甘露飲。一切等下午檢查後再說。”
說著,走進臥室,要去關心下岳母。
岳母面黃肌瘦,在伸長著脖子喘氣,李立光走過去輕輕地問:“不舒服嗎?昨晚和早上吃了黃連素,有沒有感覺好一點?”
老人點頭,又搖頭,並揚手讓李立光不要走過去。見李立光不理會,就嘶啞著聲音喊:“立光你遠些,遠些!要是傳染給你了,我作孽!”
李立光口裡說著不要緊,然而心裡還是不踏實,有走在懸崖邊的危險之感。不過,他還是靠近到岳母頭部的枕邊,把口罩給老人戴上,邊戴邊學著岳母平時的口氣說:
“冇事冇事,我莫有咯弱不禁風?您口罩戴好,忍著點,到下晝看噠醫生就好啦。”
站在床邊,故作輕鬆地指了指老人已經戴好的口罩,和自己遮擋得嚴實的臉,微微笑了笑。
老高不知什麼時候站到了女婿的身後,此時聲音發顫地說:
“立光,你人真好,真耐煩!我們家愛蓮......唉......少了些福氣,不能與你白頭偕老。”
說著,鼻子一酸,已經哽咽了。
這一提,讓李立光想起與高愛蓮在一起的日子,也是眼眶突然一熱,於是趕緊昂起頭,挺直著身子讓淚水壓回去,然後一手抱著臉,一手揚了揚,示意老人家莫再說,受不了。
他便低著頭,默默地退出了房間。
<!17k>
喜歡霍亂時期的案情請大家收藏:()霍亂時期的案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