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韓風準備說“你別得一寸進一丈”,意思是說我都答應你去跪拜祈福了,你現在又要求我去摸羅漢,可話到嘴邊馬上打住了,因為別說妻子聽到了會多傷心,多失望,自己聽了也覺得該掌嘴——跪拜祈福不是你自己的事嗎?你祈的福不是你自己和親人的嗎?數羅漢不也是祈福求平安嗎?怎麼還講起價錢來了?
便改換口氣說:“你別在外待久了,趕快回去吧,在外風險大。”
妻子乖巧而安心地回答說:“好。拜拜!”
“拜拜!”
拜拜說完,韓風就在多少有一些的躊躇中,一步一步踏上登入大雄寶殿的臺階。
李葒也是。
李葒沒有顧忌,她行走的步伐比韓風要輕快得多。
可從大殿出來,在經過一個麻石立起的捐贈碑前面時,走在前面的李葒正在閱讀這個碑石上的名字。韓風也隨之佇立碑前看起來。首先,他是無意的,李葒關注,他也就關注了。
可這一看,他竟然發現好幾個熟悉的名字:
楊敏100萬元
梁偉達100萬元
梁曉達100萬元
xxxxx100萬元
楊捷50萬元
沈青50萬元
餘向陽50萬元
名字中,楊敏和餘向陽是最吸引人,也是最讓人懷疑的。
當然,梁曉達後面,楊捷前面的那個名字被人用刀刻掉了的,也一樣引人注目和讓人心生疑慮。所刻的地方雖然還有一點點痕跡,但任憑韓風看了又看,還將自己隨身水壺內的水清洗了一下,最終也還是難以辨認,只感覺人名是三個字。
可為什麼要刻去字型呢?這是做功德,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呀!
韓風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李葒也關注到了一個人的名字,且排在梁偉達的前面,於是拿起手機撥打電話,問了一個人後,就嘴角不經意地露出了笑意。
韓風知道李葒問的是楊敏後,便笑道:“你問我就是了,我昨天剛剛去拜會稅務局的老局長,他提到了梁偉達老闆創業時的合夥人,就是楊敏,是楊捷的哥哥。”
“那你幹嘛不告訴我?或者在群裡講一聲。”李葒鄙視一眼韓風。
韓風解釋道:“我是準備今天去見了稅務局沈發才局長後,再晚上匯總,一起說的。誰曉得這麼湊巧。”
“那就沒事,不要再解釋了。”李葒的關注點早就跳開了,指著碑石上餘向陽的名字說:“你認為這是湊巧嗎?連他的名字都在上面。”
韓風搖頭,覺得匪夷所思。
再細想,更覺非同一般:餘向陽無論如何不會是梁偉達團隊的,頂多也就是合作者;還有那個沈青,如果他就是將餘向陽和彭一送火葬場的那個輔警的話,那更不可能是梁偉達的團隊……
韓風摸著下巴左思右想,一會搖頭一會點頭。
李葒則早就到四周巡看其他的碑石或雕欄去了。
捐贈本是個人的事,信仰也是個人的事,而這一份名單中,藏有太多的巧合和匪夷所思的資訊,終究讓人不解和猜疑,韓風於是用手機拍下了碑石人名,並且,將照片發到了三人小組的微信群,想讓勞餮也看到。
能夠得到這份名單,他得萬分感謝他的妻子,要不是妻子要他去祈福,他也就不會登上大雄寶殿;如果不進入大雄寶殿,他就不會從另外一個臺階下,進入另一他絕對不準備去的通道;不經過另一通道,他就發現不了這塊資訊量大的碑石。
當然,還有李葒。如果李葒不在碑石前停留,韓風打著電話,也就有可能不會留意到。
韓風於是認為,他這一生中,佛系妻子是他的福將,老同學李葒好像也是。
<!17k>
喜歡霍亂時期的案情請大家收藏:()霍亂時期的案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