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安玖道了聲是,在廊下的涼棚架上取下一塊臘肉,準備張羅晚膳去了。
遼東府這邊,容徹和程安玖的感情從確認關系後便日趨穩定,彼此生命中多了一份甜蜜而誘人的悸動!而文哥兒武哥兒的啟蒙大計,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最難得的是倆孩子絲毫不排斥容徹這個未來‘後爹’,這讓一幹子吃瓜觀眾們趙媽媽,馮勇周舟和範霖)看在眼裡,喜上心頭,暗自唸叨著這頓喜酒怕是不遠了。
然而此時,遠在金陵城的周允承卻對這裡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
太後和皇帝感念鎮北王父子這些年戍邊勞苦,想要留他們在金陵多住些時日,皇恩浩蕩,鎮北王自不敢推卻,只得安心在鎮北王府住下。
藉著除夕,來王府送節禮混臉熟的朝臣權貴不在少數,鎮北王手握大夏朝三分之一的兵權,本就容易招上頭那位猜忌忌憚,且他也無意與攪擾朝局紛爭,每日裡迎來送往皆是態度寡淡,漸漸的,大家也都識趣,便不再往他跟前湊。
只是鎮北王的大腿抱不得,不還有鎮北王世子麼?
年前皇帝就曾在朝會上有意無意的提及世子大病初癒,北境苦寒,不利於休養,要將世子留在朝廷任職一事,朝臣們背地裡都在揣測太後和皇帝會將周允承安置在什麼位置上。
這不,年節金陵城權貴圈子的各種酒宴,有好些官家公子便刻意與他結交,其中倒也有一兩個與周允承志趣相投的。
周允承雖然不耐煩應付這些場合,但年後若聖上真的決定留他在金陵任職,總免不了人事交際。想清楚之後,周允承便也釋然了,至少忙碌應酬會減輕他內心對程安玖母子的思之如狂。
初八這天,周允承隨同父親鎮北王去了趟京郊軍營巡視,隨同他們入京的三千戍邊士兵目前都在那裡紮營安置。
鎮北王治軍甚嚴,士兵操練每日必行。
年節軍營休息的那幾日,軍中長官自發組織了幾場兵丁對陣切磋,強將手下無弱兵,幾場下來,從北境而來計程車兵無論是體能還是格鬥武力值,都要比京城護衛軍強大幾倍,這樣兩廂比對,更顯鎮北王治軍有道,鐵血手腕。
期間,這事兒也不知怎就傳到了太後和皇帝耳裡,皇帝為此還下了一道聖旨表彰鎮北王軍風威凜。
伴隨著鎮北王父子在金陵城的人氣一路走高,世子周允承的名字也漸漸在權歸內眷裡傳開來,有些大膽的閨閣小姐,還在私下裡討論過周允承的容貌和文治武略,言語之間不乏欣賞傾慕之意。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只說周允承從軍營回府後,王府二門的小廝便將一封禮單送到了他跟前。
回京之後,不乏有上門送禮之人,但但凡上門送禮,禮單皆是管事直接送到父親手裡,極少有單獨給他送禮的情況。周允承微一遲疑,開啟一看方知這送禮的,竟是上次救他出霧楓林的毓蘭教執事章則。
周允承曾在朱雀大街上允諾章則會登門拜訪毓蘭教致謝章則一行人霧楓林內出手相助,不想回來之後諸事繁雜,倒是渾忘了這回事,如今看到章則的禮單,他內心頗有羞愧之意。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章則此番送禮,卻也是側面暗示提醒他莫忘相助之恩……
周允承將禮單遞給小廝,命他送到管事手中清點入庫,自己回院裡換了身衣裳後,吩咐七喜挑幾件不超規制的玉器玩件,準備去一趟毓蘭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