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亂子

人心都是肉長的,決堤洪水都是從一個小紕漏開始。一場風雅,上升到了國家高度,還隱隱不是好風頭。

李赫眸色閃了閃,當先打破了僵局,不在意一笑:“不過是一首詩,使臣是不是大驚小怪了些?”

不待使臣回答,李赫斟了杯酒,緩緩道:“若我大魏有招待失當,朕不敢言無過。然大魏與南詔,與吐蕃,交好數十年,往來通商遣使,邊疆百姓安居樂業。還望使臣多加衡量。”

言罷,李赫竟走下御座,來到幾人面前,微微舉起了酒杯:“敬大魏與南詔邦交永固!敬大魏與吐蕃共享繁榮!”

作為萬國來朝的大魏之君,李赫親自敬酒,這絕對是給臉面,就算是突厥或東瀛,也很少有這種待遇。

於是誰都看出來,李赫意識到了“不妥”,一番致歉加之曉以利害,算是補救。皇帝都這樣了,不管心裡怎麼看蠻夷,臣子臉上也得掛出十分敬來。

“邦交永固!共享繁榮!”

諸人立馬換上了親厚的笑容,再無半分倨傲的痕跡,齊齊舉杯,燻涼臺頓時從寒冬跨入了暖春。

吐蕃與南詔時辰的臉色微緩緩,飲酒見底:“天可汗所言有理。中原有句話,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風兒由詩,那就從詩這兒至。我等繼續聯詩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甚好。這第四首詩,該我大魏的輪兒,誰來?”李赫坐回御座,朗聲大笑,放佛剛才的不安只是插曲。

然而無人應答。連鄭斯瓔都啞了口,縮在角落裡避風頭。

前腳有人吃了虧,差點捅出大亂子,後腳人人都恨不得鑽地縫裡去,誰還願意把腦袋掛褲腰帶上,來裝個英雄。

“賢兄你瞧瞧。”南詔使臣看向吐蕃使臣,朝滿座文武努努嘴,“這在場的人不是當官的就是外命婦。誰敢作出頭鳥。你不知大魏的刑法如何苛刻,說錯半個字都要掉腦袋的。哪像我們南詔,人人都是兄弟姐妹,王上也是愛民如子。”

使臣的話裡帶了諷刺,指桑罵槐地責大魏禮法嚴苛,卻變著法提醒了眾人,是詩賦不好,是真要掉腦袋,於是就更沒人吱聲了。

燻涼臺繼續一片死寂。眼看南詔的諷刺愈發難聽。

“使臣此言差矣。螻蟻尚且惜命,汝等也無可苛責。”皇帝李赫眉梢一挑,眼珠子在場中打轉,“場中尚有一人,非官,非貴,非外命婦。只是普通平民,可與使臣討教。”

辛夷端在手裡的茶盅一抖。

李赫的目光剛好鎖定過來:“辛夷,爾便向使臣請教番如何。”

無數或嫉妒或猜疑或不忿的目光,刷刷刺了過來,夾著鄭斯瓔冷劍般的那一道,眾矢之的的辛夷,頓時覺得頭皮發麻。

然而君命不得不遵。看來李赫這坑,果然是給她備好了。

辛夷深吸一口氣,盈盈走至場中,向李赫和使臣行禮:“民女辛夷拜見皇上。拜見使臣大人。請大人賜教。”

註釋

1.節選自南朝梁沉約《三日侍鳳光殿曲水宴應制詩》。

2.在元代蒙古族文人的漢文創作中,出現了蒙古族文學史上第一位女詩人阿蓋公主。她是元朝末年鎮守雲南的蒙古王爺梁王敖其爾呼雅嘎巴匝拉瓦爾密)的女兒。本詩節選自阿蓋《悲憤詩》。這是一首漢語、蒙語、僰語今白語)相混合的古體詩。

3.段功:才兼文武的段功白蠻族)是大理第十世總管。他的妻子便是阿蓋。元順帝至正年間,農民軍明玉珍出兵攻打雲南,梁王忽必烈後裔)屢戰屢敗,幸得段功率大理軍與明玉珍的紅巾軍交戰,穩定了局勢。梁王對段功非常感謝,上奏元朝廷封段功為雲南行省參知政事,並把自己的女兒阿蓋許配給段功為妻。後自大理國滅亡以後,大理雖設段姓總管,但朝廷為了加強對大理的控制,另派蒙古官員監察。段功成為梁王的女婿以後,梁王對他心存疑忌,懷疑段功有謀逆的野心,最終將他剷除。阿蓋公主得知丈夫殉難,痛不欲生,便作此《悲憤詩》。

喜歡紫卿請大家收藏:()紫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