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骨堆積如山,頭顱似豐收的西瓜。血流成海,亡魂悲鳴怨氣如雲,哭泣聲哀嚎聲染紅了大魏的春。
濟陽長孫,滅亡。
然而四月十七當日,又出了意外。盧寰攜帶本家精兵,從刑場上救下待斬的長孫毓瀧。並當場宣讀檄文《討李檄文》:抄家徹查之中,長孫毓瀧清清白白,本可依律赦免。然昏君不辨忠奸,殘暴嗜殺,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注2)
檄文甫出,天下皆驚。這在天子腳下,堂而皇之的挑釁,向整個李家皇權擂響了第一聲戰鼓。
訊息迅速傳到了大明宮。皇帝李赫當場拔出尚方寶劍,怒斬御案一角,大喝曰:盧賊不誅,朕有愧於先祖!
旋即,數萬御林軍緊急調動,向刑場發兵。持尚方寶劍,討伐盧家軍,擒叛賊盧寰,帝準先斬後奏,同時緊閉長安城門,謂之關門打狗。
然而這日深夜,檄文頒佈後的第三個時辰。春雨綿綿,淅淅瀝瀝,澆得子夜的長安城一片狼狽。
長安城城門處。盧寰率領本家子弟,並一千精兵,往城門處飛馳而來。馬蹄聲嗒嗒,劍光待飲血,寂靜的子夜也壓抑不住那洶湧的暗流。
盧寰當先飛馳至城門下,看著緊閉的城門,手中七星寶刀氣勢洶洶的一掄,哐噹一聲插入磚地五寸:“可惡!還是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盧釗旋即追上來,眉頭蹙成了一團:“爹,情況不妙。我盧家兵力主力在隴西,可如今你我人在長安。若是不回到隴西,在長安起兵,憑本家一千兵力,根本無法和御林軍對抗。若是再困於城中,彼時狗皇帝兵力趕到,你我就會葬身此處!”
“老夫如何不知!要成事必須回到隴西!”盧寰的雙眸迸發出熊熊精光,如同暗夜裡的兩團火焰,“你說御林軍那群小子怎麼都不長眼!連南郊禁軍並北郊禁軍都是老夫的人,可他們一個個死心眼效忠皇帝。蠢貨!該死!”
盧釗也恨恨地啐了口:“爹,如今說什麼都沒用。關鍵是趕快出城!盧家本家幾乎全部兵力都在刑場那邊,暫時組攔住了御林軍。但這是長安,是狗皇帝的地盤。盧家軍阻攔不了太久!”
盧寰看了眼身後僅留的幾十名將士,又望了眼城東刑場方向。刀劍廝殺聲哪怕過了十幾裡遠,也都清晰的傳了過來。從刑場公佈檄文到現在,鮮血已經覆蓋了半個長安城。
“只要出了這道城關,天下便誰也阻不了老夫!”盧寰盯著緊閉的長安城門,雙目幾乎要噴出火來了,“失算了!公子失算了!所有人也都失算了!出師未捷身先死,我盧寰竟要葬身在長安麼!”
註釋:
1.誅族:唐朝規定:秋後問斬。源《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獄訟”。董仲舒:“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賞、刑、罰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唐和宋律規定:從立春到秋分,除犯惡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殺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決死刑。清代規定,經朝審應處決的犯人,也需在秋季處決。所以秋後問斬是不包括“惡逆”這種重罪。本文誅族長孫是符合歷史的。
2.檄文:引用自《討武曌檄》。原作:駱賓王。原文太長,不附錄了。考據黨可以自己問度娘。
喜歡紫卿請大家收藏:()紫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