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宮中的伎倆,瞞得過百姓,卻瞞不過官吏朝臣。
金錁子讓誰吃到,甚至在那一堆餑餑裡的位置,讓誰先誰後吃到,都是皇帝授意,御膳房早就“準備”好的。
無所謂新年氣運,不過是個喜慶的幌子。所謂的只有勢力權衡,聖意示好。比如六個錁子,除了古怪的多的一個,其餘五個一定是五姓的。
果不其然,盧寰吃出了第一個金錁子後,王、李、鄭、崔,各五姓家主,都陸續吃出了金錁子。
甚至在他們動作剛凝滯,還沒來得及吐出錁子時,由大太監鄭忠帶頭,四面八方的賀喜就到了。
麟德殿喜慶熱鬧,歡聲笑語。辛夷卻獨自伶仃坐著,有一搭沒一搭的往嘴裡塞餑餑。
她不吱聲,也不瞧熱鬧,顯得遊離在外,又冷漠淡然。她坐在這裡已經引起太多的猜疑,如今她除了藏拙,就只有藏拙。
李赫宴請她出席的原因,她依然猜不透。
就算她隱隱察覺,這是盤針對她的局,她卻看不到對手的棋落在了哪裡。這種迷茫,讓她覺得危險,讓她覺得坐立不安。
然而,辛夷的思緒猛地斷裂。
因為她的齒關咬到了個硬物。一個藏在餑餑裡的硬物。
她下意識吐了出來,一聲金石撞擊的微響,碟子裡多了個金錁子。
辛夷驀地頭皮一麻。
餑餑裡的金錁子。那五姓七望之後的金錁子。那六個金錁子的最後一個。
幾乎是同時,大太監鄭忠的道喜就像厲鬼般傳來:“恭喜辛夷姑娘!賀喜辛夷姑娘!”
麟德殿在那一剎那,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辛夷只覺得渾身都僵住了。碟子裡的金錁子閃著華貴的寶光,卻如毒蛇般嘶嘶地對她吐著信子。
金錁子都是被提前安排好的。誰會吃到,按什麼順序吃到,都不過是大明宮權力格局的遊戲。聖意示好吃到,家國棟樑吃到,時局重臣吃到,無論如何,都絕沒有一個五品官庶女吃到的道理。
所以,這金錁子是被人刻意藏下,刻意給她辛夷的。換句話說,這是場披著喜慶華衣的陷害,裹著錦繡皮面的陰謀。
四方的猜疑,各方博弈的漩渦,威脅和試探,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任何一條拿出來,都足以讓辛夷死無葬身之地,如被丟入一個叫做朝政的狼群,瞬間就被撕成肉塊的小狐狸。
辛夷的腦海有片刻的混亂了。她沒有動,三百餘名顯臣貴吏也沒有動。
唯獨皇帝李赫撩起旒冕的十二串東珠,似乎特意確認了下辛夷的面容,自言自語地一笑:“竟是你這丫頭吃到了。”
不是皇帝李赫的設計。
那一瞬間,辛夷就排除了李赫的可能。若是他的計策,他沒必要撩起珠簾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