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死局定釘的辛夷成了燙手山芋,朝臣們推來拋去,最後竟不了了之,皇帝乾脆順水推舟,一道聖旨,赦免辛夷死罪,王家愁著王儉重病,也就裝個睜眼瞎。
本來鬧得聲勢浩大的人命局,輕描淡寫地就翻了篇。
辛夷回了自家,還趕上吃當季的螃蟹。王家藥氣沖天,處斬的事無人再提,長安迎來了短暫的太平,秋陽正好。
然而當辛夷在後宮面對武慧時,心緒卻不大太平。
就算她竭力掩飾,也無法壓下那一縷怨氣與責難。
“入國子監就讀,是修儀娘娘賞臉,民女也算娘娘半個門生。但那日行刑場,娘娘可是親眼看著,處斬民女的屠刀將落。”辛夷直直看向珠簾後的武慧,幽幽道。
珠簾微動,飄出一縷檀香。
模糊的視線裡,武慧挑了挑博山爐裡的香,一聲輕笑:“本宮剛得皇上隆恩,晉位德妃。姑娘再喚本宮修儀,是糊塗了罷。”
“是。德妃娘娘。原來時至今日,娘娘耳裡聽到的,就是位份二字。”辛夷也一笑,涼意刺骨。
原來武愚去後,為了安撫武家,皇帝將武慧晉封為德妃,位列正一品四妃之列,自然是大好事。
可當這事是建立在亡人的麻衣之上,再好也都讓人開心不起來。
辛夷實在想不通,珠簾後的武慧,那一襲華麗的四妃服制,還有毫無異樣的端莊笑意,到底是從何而來。
“好看麼?”武慧放佛猜透了辛夷心思,展了展衣袂,露出袂上正一品的彩繡鸞鳥,高貴美豔。
辛夷咬了咬下唇,一字一頓:“娘娘到底是怎麼想的?”
“怎麼想的?總不會若辛姑娘,心底還有怨。”武慧唇角一勾,低頭看著自己袂上的繡鸞,“你到底是怨本宮沒救你,還是怨本宮,沒救成武愚?”
“都有。”辛夷毫無遮掩,答得直白。
“救武愚……我盡力了……和王家對抗,我盡力了…我身後還有一個族,我盡力了…至於你……我有什麼理由救你?”武慧沒有自稱“本宮”,而是用了“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辛夷眸色一閃:“祭酒的事就罷,但民女,民女可是由娘娘薦書,才入得國子監,引出後來一番劫難。若問理由,救命的理由不夠,但哪怕出一句聲的理由,也是不夠?”
武慧細細打量著自己衣袂上的繡鸞,並未看辛夷:“不是夠不夠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
武慧語調輕柔,卻噙著淡淡的寒意,無聲無息地就入骨三分。
“根本就沒有?”辛夷重重咬出根本二字。
“辛姑娘,你或許誤解很多事了。”武慧籲出一口濁氣,“當初薦你入國子監,並不是因我想和你有什麼交情,僅僅為你一個諢號,我起了心思,想助我兒一把,才會助你。所以,你入學,我已達到我的目的,你後續劫難,又與我何干?”
又與我何干?
武慧輕吐出後半句,像是聽到個笑話,不禁一笑,嬌俏笑聲掩不住的涼薄,讓辛夷不禁渾身一抖。
她不怕武慧說得難聽,反而怕這份直率,因為她清楚自己,其實早就明白——
武慧能因自己的目的助她入學,但不代表會為了她,懟上王家,拼死救她。
她辛夷早就明白。明白得很。
所以她太怕武慧這份直率把真相戳破,逼得她面對自己的內心:不過是一場妄想,卻低估棋局無情。自欺欺人,夢裡作夢,錯付情義冷暖。
武慧沒有錯,錯的是她。
棋局之中,唯有利益,無關風月。
喜歡紫卿請大家收藏:()紫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