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和常驀光在日常相處中,開始漸漸瞭解常驀光的過往。他六歲時,就被百曉生從常家帶出,帶到了谷中。
最初,百曉生還經常來看著個孩子,教他些基本的為人處世,待常驀光長大,百曉生就不再來了,只留下一句話:君為棋鬼,命在,夜盡天明。
辛夷不明白“棋鬼”的含義,但發覺常驀光異常聰明,這種天分,可能唯有當年的天下之子高宛峴才能相比。
但不同的是,因為少於和外界來往,常驀光不覺得自己聰明,也沒有什麼慾望。
如果說世人逐利,逐名,逐得生,逐恩怨,逐情義,逐親族,總有不捨之物。那麼常驀光,他什麼都沒有,他和世界彷彿是隔離的。
三年,辛夷在谷底養傷,和常驀光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羈絆。常驀光只聽她的話,只會在她食指做出那個暗號時,拔刀殺人。而辛夷也在常驀光身上,感到自己被人需要,漸漸堅強起來。
三年,辛夷也整理好了往事,她聽聞了攝政越王和儲王妃韋吟,也聽聞了二聖風頭無雙,她恨,她終於理清了自己最後剩下的情感,是恨。
於是,她決定復仇。她想帶她的“公子”走——
一起。
她告訴了常驀光計劃,常驀光沒有拒絕,為她製毒,告訴她,她儘管去做想做的,而他,會護她周全。
同時,在外界。議政晉王迎娶武斕,但在婚後第一個早晨,武斕作為人婦要梳起全部頭髮時,晉王制止。武斕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身為軍師的蕭翎默默追隨,為晉王立下戰功。晉王也慢慢欣賞她的才能,讚賞她雖善兵伐,卻保有悲憫之心,兩人漸漸真心相知。
武斕不滿。仗著“武”姓帶給她的高傲,她一氣之下,帶武家親兵,為晉王去蜀川,牽制越王大本營,打算立下戰功,換取晉王憐愛。
武斕來到蜀中,意外結識了越王表親,楊麾,字子招。楊子招身為校尉,並不關心政事,只痴迷一個“史”字,平日整理史書,夢想效司馬公,寫一本曠世史書。
武斕罵他書呆子,楊子招卻說,兵馬可,刀劍可,王權可,這世間唯一無法戰勝的東西,是歷史。武斕覺得有趣,二人成了歡喜冤家。
同時,因為越王很多年前在蜀川,實施的龍騰之淵的計劃,蜀川發展迅速,富庶安泰。蜀川設立官學,無論漢夷,皆可入學,有才者,入越王府供職。
白蒔自被越王送回蜀川后,自己就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閒了去官塾進學,或者去勾欄間聽書,平日遛馬賞花打雙陸,過得瀟灑,完全將越王拋在了腦後。
這日,白蒔在官學裡看到一名男子,應聘越王府參軍,其中,他論到為將之人有大義丹心,讓白蒔很感興趣,對他另眼相待,問他叫什麼,他說,他叫姜蒼。
議政晉王帳下,錢竹西和魯福蘭羈絆加深。二人雖事不同主子,但若為了民生,又能完全信任地攜手,一為稷官,一為墨官,成了最理想的工農之道。
而錢竹西和崔宴。兩人自小就認識。崔宴喜歡錢竹西,然而錢竹西為了追隨越王,告辭而去,讓崔宴一直心裡記恨。
後來在晉王的撮合下,兩人揭開誤會,錢竹西告訴崔宴,她離開崔宴,是討厭崔宴一天只玩賞珍寶,明明有才能,卻避世不出,她討厭他這種消極態度。
崔宴卻自以為沒錯,說世間人心骯髒,只有珍寶可信。二人大吵一場,錢竹西忿忿離去,回到越王帳下。崔宴暗自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