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第三道聖旨,卻引來了天下瘋了般的抗旨,散朝當天,文武百官就一襲素袍,跪在了麟德殿外,大有若不撤回聖旨,就視死如歸的決心。
雖然仍坐在龍椅上,但完全不管事的李赫,只把尚方寶劍扔給了攝政越王,玉璽扔給了議政晉王,讓二聖“遵守諾言,否則,同第三道聖旨撤回的,還有前兩道”。
廿日。二聖詔曰:君無戲言。尊辛氏為太傅,無可改,若有非議不尊者,殺無赦。
同日,斬嚎啕得最厲害的官吏數十名,懸人頭於城門,與王儉的人頭一起,言“抗旨不遵,罪同逆”,同時,反對最厲害的幾大仕宦之家,全族貶官,無一倖免。
雖然還有維護綱常如命的家族,企圖趁勢反叛,二聖直接發兵,兵臨府下,還沒等逆賊兵馬湊齊,就以大逆之罪論處,誅三族。
鐵血手段,所向披靡。馬蹄壓碎了所有異議,鮮血鋪就了紫袍金帶,終於將歷史上第一位正一品女官送上了麟德殿。
五日後。禮部親自裁定了辛太傅女制官服,並文武百官,奉權印玉冊,欲親迎太傅於辛府上朝,卻發現風口浪尖上的太傅大人,早就人去樓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同日,李赫在金鑾殿上垂下黃綃簾子,自己坐於簾後,兩耳不聞簾外事,人是杵在那兒,卻將前朝完全交給了二聖。
同日,二聖祀泰嶽,拜梁丘,稟告列祖列宗,正分權之名,祭典之上,攝政越王摔碎青玉面具,露出真容,原是棋公子江離,震驚天下。
同日,百餘平民並官吏,但凡曾因棋事,矜怙棋君或有不愉之交,盡著白衣,負荊請罪,跪於王府外,越王罰諸人當街跪滿十日,小懲大誡,既往不咎。
同日,攝政越王休側室白蒔,雖有違帝賜婚上諭,但憑攝政之威,帝都退到了黃簾子後,天下竟無一人敢非議。
同日,因協同擒拿王賊之功,二聖赦免皇后王氏之罪,遷其感業寺,帶髮修行,為國祈福,百官無詔不可前往探視。
同日,蕭氏之翎名滿天下,為曾經辛太傅奴婢香佩,拜議政晉王帳下軍師,掌三軍謀議之事,權柄殊耀。
同日。魏三家家主:李圭,鄭誨,崔郗,向二聖效忠。李圭舉全族,宣誓於攝政越王,鄭誨並崔郗,宣誓於議政晉王。
……
後世史書載:“天和十三年八月,叛定。晉王加封議政晉王,越王加封攝政越王,賜著緗,儀制比東宮,共商國事。帝垂簾於殿上,坐朝於簾後,無所言。天下尊雙王為‘二聖’,大小社稷民生,皆由二聖共裁。並,封辛氏為太傅,尊正一品,然無所蹤。五姓七望敗,魏三家:鄭,李,崔,興。天下新局,二聖奪珠,一統之勢,長庚破曉。”
——《魏書·聖宗紀》
……
終局。
開始。
註釋
1. 2.封王聖旨:出自《和碩廉親王冊文》和《梁武帝封賞陳慶之詔》。根據本文內容,有修改。
3.封太傅聖旨:出自《<全唐文.卷一>·秦王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制》根據本文內容,有修改。
喜歡紫卿請大家收藏:()紫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