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幾人都在跟著板眼,喊:“豆豆起豆起豆嗆。”
所有觀眾都很享受地聽著,有些老觀眾以前在園子裡面聽相聲的時候就聽過何向東唱發四喜,曲牌一樣,詞不一樣。大西廂的詞沒有原本福祿壽喜那麼喜慶,但是其敘述愛情故事起來非常的雍容和委婉,品起來意味深長。
“倘若功名難得中,要見姑娘萬不能哪!”
“豆豆起豆起豆嗆。”
大西廂他們整理出幾個曲牌來了,接下去要唱的就是傳統的那一版了,何向東對道:“來,蓮花落,十裡亭。”
蓮花落曲牌響起,蓮花落是舊時候乞丐唱的,在曲藝界,老藝人都稱之為窮門手藝,奉鄭元和為祖師爺。所用的樂器是節子板,就是快板所用的兩塊板中的那個小的五塊板,還用鈸鼓一起配樂。再後來和十不閑合流之後,也引用了十不閑的樂器。
“鄭氏夫人怒氣沖,開言有語叫小紅,昨夜晚你同小姐把花園進,一宗一宗,一件件,對我說明。小丫環聞聽說斷無有此理,夫人說我不打你你不應承。在牆上摘下馬挽手,打人的家法拿在手中,皮鞭一落你的命傾,害怕的丫環忙跪倒,口尊夫人高抬貴手容我稟。”
唱大西廂,唱的不只是味道,也是這個傳世的愛情故事。何向東掌正,他是舞臺的主角,一直在唱沒有停歇。
相聲的各門功課他都掌握地非常好,但其中最出色的非柳活兒莫屬,他的唱功已經不弱於任何人了。這本來就是非常好的曲子,再配上他的唱功,對於觀眾來說,真可謂是無上的藝術享受。也讓那些甚少接觸傳統曲藝的觀眾,好好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做傳統藝術的魅力。
“不該借宿普救寺內絕不該在禪堂兩相逢。這也是前世前因安排定,說話之時譙樓起了更。”
“接下去是湖廣調,來。”
“一更一點,月影兒東升,張君瑞在房中跺腳又捶胸,細思量心中怨恨老誥命,改變了前言不喲咳喲,叫我們兄妹相稱……”
“張君瑞披衣喚醒了小琴童,你把那琴劍書箱安排定,打點行囊不喲咳喲,快奔十裡長亭。”
“雲蘇調,來。”
“小琴童拉過能行馬,張君瑞上了馬走龍,君瑞馬上高拱手,得中回來再相逢……”
“小琴童接馬拴在了萬年松,鶯鶯提壺紅娘把盞,滿滿斟上酒六盅。玉腕高擎遞過去,有語開言尊聲相公。”
“疊斷橋,來。”
“逢山莫把馬乘,遇水莫把船撐,早早下店,慢慢再行,路遇伴,加小心,要你一路身保重。”
“邊關調,來。”
“去為功名,你去為功名,拋奴在家中,獨伴小紅,但願你,早去早成名,高跳龍門身得中……”
“照花臺,來。”
“梆子佛,來。”
“唐山樂亭,來。”
……
觀眾聽得很驚喜,一個個從未聽過的曲牌名從何向東嘴裡說出來,一段段動聽的曲子從何向東嘴裡唱出來,簡直太驚喜了,真的不要太好聽啊。
臺下老觀眾有帶著照相機來的,就直接開啟對著何向東拍照錄影,何向東倒也不甚在意,任由著他們拍照錄影。
薛果此時也是震驚無比,倒不是被大西廂這個曲目給震驚了,而是被何向東會的曲牌給震住了,怎麼會這麼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