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社從96年成立到現在正好十年,在04年以前,向文社都是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沒人注意,也沒人上心。
何向東也是拼盡了全力才讓向文社勉力支撐了下來,他前些年支撐的很苦很艱難,又跑私活,又跑堂會,又去電視,又去文工團,為的就是讓向文社能好好支撐下去,他賺的所有錢也都投入到這裡面了。
這中間經歷了許多曲折,還經歷了一次搬家,也是搬到了天橋,在跟四方茶館合作之後,向文社的日子才稍稍好過起來。
而且何向東也多收了一些徒弟,可是因為要養著徒弟,所以他的日子過的也還是非常窘迫的。
一直到了04年,在他遇到大彭之後,向文社的境遇終於有所改變了,何向東和薛果一時間火遍京城。
向文社終於火了。
可也因此,向文社和何向東也遭到了主流相聲界的嫉妒,當初跟何向東有仇怨的那些人,諸如趙峰華之流也全都朝著何向東下手了。
那時候是向文社剛剛起步的時候,根基還很淺,根本抵禦不了任何攻擊。更關鍵的是,何向東又是一個藏不住火的人,幾句怒罵一起,一群人就要對何向東和向文社下手了。
相聲大腕們紛紛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痛罵向文社的相聲低俗,汙染群眾精神;同時又建議文化部門對向文社進行查封;他們還走了曲協的路子,對向文社進行制裁;甚至還有人威脅到了四方茶館老闆的頭上。
剛剛有點興起苗頭的向文社差點就要被人活活掐死了。
當時對方的勢頭猛的連侯三爺都無法插手幫忙。
也就是在這最危難的關頭,馬老師出手了,馬老師先是在央視採訪上高度肯定了向文社和何向東的相聲藝術,同時也肯定了向文社和何向東的相聲貢獻。
同時,他還特地寫了一幅字,送給了向文社。
現在向文社的招牌就是當初馬老師給寫的。
馬老師在相聲界的地位可是超凡脫俗的,他是相聲上一任當家人,也是相聲界繼往開來的一位大人物。
在那個所有藝術都沒落的年代,是馬老師一力帶著一群相聲演員,帶著相聲一直勉力支撐下來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後,也是馬老師帶著大家重新把相聲推向新的高峰。
雖說馬老師身上有不少爭議,但是誰都不能否認馬老師在相聲界的地位。
有了馬老師的支援,向文社終於挺過了最危險的時期,而後向文社順利辦了商演,成為了相聲界乃至曲藝界唯一一家能成功辦商演的傳統藝術班子。
向文社終於展現了屬於它的價值,向文社這棵幼苗這才正常成長起來,有了一絲抵禦風雨的能力。
兩年多時間過去,向文社已經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了,甚至於向文社一家都能跟整個主流相聲界對賭了。
現在已經沒有人能簡簡單單就毀滅向文社了。
向文社的羽翼已經豐滿了。
但是何向東仍未忘了馬老師當年的恩情,若是沒有馬老師,向文社絕不會有今天。
可是,這麼可敬可愛的馬老師居然會走的這麼突然,誰也沒有心理準備。
畢竟前一段時間,何向東還見過馬老師,那時候馬老師還說會去看向文社十週年的閉幕演出。
結果他就這樣走了,走的實在是太突然了。
前面那個簡訊是丁錦洋發來的,何向東現在也瞭解更多細節了,馬老師是上午快十一點的時候突發的心髒病,送進了醫院之後搶救無效死亡了。
侯三爺和石先生他們得到訊息明顯還是在這之後,等他們得到訊息趕到醫院之後,恐怕那時候的馬老師已經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