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天說的濟公傳是說金國攻打大宋朝,然後濟公北上抗擊金朝保衛國家的故事,當然和對方國家的國師妖怪鬥法的情節自然也是不能免的。
這個故事就很新穎了。
隨著何向東的娓娓道來,觀眾朋友們已經完全被吸引進故事裡面了,何向東說的故事又好笑又很有吸引力,觀眾在捧腹之時都不忘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一個字兒。
而在坐的評書界同行卻全都聽呆住了,因為何向東說的這個故事是全新的濟公傳。
以往的濟公傳都是在說神怪鬥法的,倒是也有說書先生說短打公案的,但是很少,像何向東這樣把袍帶書和濟公傳結合在一起的,就更少了,幾乎沒有啊。
這種型別都沒有,就更不要說何向東嘴裡說的這個故事了,這書目是誰寫出來的?張闊如嗎?
評書門內所有人心中都浮現出了這個疑問,張闊如是出了名的擅長說袍帶書,想來也肯定是他把濟公傳和袍帶書結合了,才有了何向東今天說的東西,不然單憑何向東這麼一個毛頭小子哪裡來的這樣的書啊?
就是連古老師也是這麼想的。
白闊山老爺子也僅僅只是有點疑惑而已,並沒有多想。
現場也就是袁老把眉頭皺起來了,他和張闊如是親師兄弟,兩人一塊拜師學藝,一塊長大成人,他對張闊如太熟悉了,不管是生活人品,還是藝術風格。
臺上這小夥子說的評書完全不是張闊如的風格,這書目肯定也不是張闊如寫的,要是老張寫的,自己不可能認不出來。
“可是這到底是誰寫的?總不會是這孩子吧?應該不會吧。”袁老搖搖頭,弄不清楚。
何向東在臺上說的書卻是漸入佳境了,情節越發曲折精彩了,濟公隨著軍隊背上,和對方妖怪國師展開多次鬥法,高潮疊起,精彩連連。
而軍隊的大規模沖突也開始了,何向東作為張氏評書傳人的功夫也完全展現出來了,可算是讓現場觀眾好好體會了一把張氏評書的風采,一幕幕氣勢恢宏的大型戰爭場面宛如真實地放在了觀眾面前,現場觀眾都熱血沸騰了。
同行們在何向東身上恍惚間見到了金口銀舌當年叱吒江湖的身影,一人一桌一張嘴,就說盡了世間百態,句句警人心,聽者自動容,這是有多大的能耐啊……
杜嶽峰深深嘆了一口氣,也不欲繼續聽下去了,站起身來就往門外走去,這位評書界的當紅小生現在的身影卻顯得那麼孤獨悽涼。
傅盛深深嘆了一口氣,眼中神色很複雜,他心中默嘆:“或許這才是你真正的實力吧,兩位宗師的傳人,不對,是三位,呵呵,而且你自己還這麼才情無雙,唉……”
現場這麼多人當中也只有傅盛一人是最清楚何向東的底細的,也只有他最清楚這套書是怎麼來的,因為瞭解,才會驚嘆。
……
而與此同時,相聲界那邊也發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