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東對於這一點想的特別開。
到了張家口之後,團裡面也找地方住下了,就在劇場旁邊的賓館裡面,何向東和薛果每天晚上都有兩場相聲要說。
在專業團裡面說相聲不比在園子,要說什麼都是提前報備過的,是不能私自弄的,而且還有其他的規矩和講究,反正限制是肯定比園子裡面的要大的。
但是機會也多,這些演出的第一站團裡面還是很重視的,還請了電視臺裡面的人來做報道,這開門第一炮是一定要打響的。
當然這種報道不可能是把團裡的整場演出都搬到舞臺上,都是摘一小段兒做一個通告性報道就好了,不過在北京臺的文藝頻道上面會做一個二十分鐘的追蹤報道。
這個就值錢了,二十分鐘雖然也不會把完整的節目放上去,但是電視臺到時候會對演出結束的演員做一個小訪問。
這要是能放到電視上去那就露了大臉了,畢竟是北京臺啊,在北京這個城市的影響力那可是相當大的,文藝頻道的收視率也是相當高的。
團裡面所有演員都眼巴巴盯著這個機會,團裡面跟電視臺磋商了一下,也不專門安排演員接受採訪了,就直接把採訪權完全交給了電視臺那邊了。
團裡面的意思就是盡量把上場的演員都採訪到一遍,到時候具體怎麼剪輯,播放多少就是電視臺說了算的了。
其實演員們心裡也清楚,電視臺報道這種東西是宣傳方面的要求,但肯定也是要考慮到收視率的,所以那些比較出名的演員是一定能上電視的,這個沒有絲毫疑問。
但是還有一批青年演員呢,採訪報道肯定要全面啊,報道完了老一輩的,青年演員肯定也是需要報道的,這個露臉的機會可是一定要爭取爭取的。
演員們這邊剛入住,電視臺的攝制組也過來了,就跟演員們住在一個賓館裡面,這些個年輕人就有些按捺不住了,一個個都準備去敲人家的門了。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人居然在沒有事先安排過的情況下,一個個井然有序地輪流拜訪,竟然沒有兩撥人捧到一起的。
“東子,你不去跟電視臺那邊的導演串串門啊?”薛果問何向東,他們倆住的是標間,兩個人住一起。其實大抵相聲演員都有這種講究,出門表演,捧哏的和逗哏的一定要住在一個房間裡面。
何向東捧著一本書在看,他挺喜歡看書的,他頭也沒抬就說道:“不去。”
薛果又道:“這次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啊,你就不想爭取爭取啊?丁錦洋和郭雲沖兩個人都跑去過了啊。”
何向東微微笑道:“手藝人憑能耐吃飯,搞這些東西幹嘛。”
薛果哈哈一笑,嘆服道:“我就服你。”
何向東的確是不喜歡這種上杆子走關系,給自己爭取什麼機會的行為,他向來崇尚用實力說話。而且還要刻意討好別人,他特別不喜歡這種感覺。
另外一方面就是他認為這種走動真的沒什麼用,團裡面年輕一點的演員基本上都過去了,人家那裡認識的了那麼多啊,自己又不是帥到驚動黨中央,去了也是白去。
既然註定是空功夫,而且自己又不喜歡,那幹嘛還要特地去一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