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453章 張家一枝,今日出世

正式開書了,說書有說書的規矩,沒有開始說書之前,說書先生可以和觀眾聊天,觀眾們在茶館書場裡面也都是嗑著瓜子閑聊天。

但是隻要正式開書了,說書先生手上這醒木一響,觀眾就要安靜下來了,說書先生也不能閑聊了,就要開始說跟今天要說的書有關的東西了。

現在全場觀眾都被何向東吸引了,何向東和觀眾也交上朋友了,觀眾也願意聽何向東說話了。

這就已經可以開書了。

何向東先用右手摔了一下醒木,然後左手拿著摺扇,嘴裡先說引場詞,他說的是醒木的贊:“一塊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一句話出來,評審團眾人一愣,所有人心中同時升起了一個念頭:“好傳統的做派啊。”

以前舊社會時期說書先生在茶館說書,尤其是評書一門,他們在開書之前通常要先說一套引場詞,一般是說桌子上面擺著的三樣物件中的一樣,行話叫贊,就是用一套詞句來描述一樣東西,何向東說的這個就是醒木的贊。

引場詞的作用和定場詩比較類似,都有定場壓言的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發展就已經很少有評書藝人還說醒木贊之類的引場詞了。

到了現在評書藝人都在廣播裡面說書,定場詩很多都不說了,因為不需要定場壓言了,還有就是沒一段書之後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也是強行給加上去的。

因為說書的時候在末尾留釦子的時候是不必須!說這個的,因為有些釦子留的很巧妙,比如九頭案的第一段山西掌櫃抬頭看著自家幌子上突然掛著三個人頭,這裡就很巧妙了,再多說一個字就會破壞掉這種巧妙,當然就更不會有什麼所謂“欲知後事如何”了。

有些釦子沒有那麼巧妙的,說書先生也會說“咱們今兒就說到這兒了,想知道後面怎麼樣了,咱們下回再說”,所以這是有區別的,不會一概而論。

臺上何向東依然在繼續說著他的引場詞,聲音頓挫有味,灑灑脫脫,風範十足:“君王一塊轄文武,文武一塊管黎民。

聖人一塊警教儒,天師一塊警鬼神。

僧家一塊勸佛法,道家一塊勸玄門。

一塊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勸世人。

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藝論家門。”

“啪……”一聲斷喝之後,再拍一下醒木,何向東放下手中摺扇,他這就要開書了。

“好……”也不知道是誰帶頭喊了一聲,現場就有不少觀眾大聲叫起好來了。

先前開書前何向東跟他們開的幾個小玩笑就讓觀眾喜歡上這個演員了,現在又聽到這麼棒的引場詞,掌聲一下子就都響起來了,這就是跟觀眾交朋友的好處。

今天何向東說的是三國,純正評書,是沒有經過相聲技巧加工過的。三國是屬於袍帶書,這個不好說,因為三國的故事太廣了,戲曲曲藝都很多,小說流傳也很廣,而且三國的電視劇也出來了,更掀起了熱播浪潮。

換句話說現場這些觀眾都知道三國的故事,他們都快能背得出來了,說一個人家很熟知的故事就難了,大家都知道後面的故事發展,就不容易被吸引了。

而且評書名家袁闊成老爺子就是說三國的高手,他當時在廣播上說的《三國》紅的都不行了,可以說是萬人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