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
古文後半部分的救火場景展現出來了,這是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場面最大的地方,更是最難的地方。
“救火。”
“救火啊。”
“救火啊。”
“汪汪汪汪……”
“哇啊哇啊……”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
“哐。”
“哐。”
“砰。”
“咔咔咔。”
“嗚……嗚……嗚……”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
……
“救命啊。”
“救我孩子啊。”
“救命啊。”
“來,水給我。”
“嘩……嘩……嘩……”
“滋……滋……滋……咔咔咔。”
“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火燒半夜,漸漸熄滅。眾人遲遲不肯離去,吵雜聲連連。
觀眾緊張的心理這才漸漸鬆弛下來,剛剛就有不少人閉上眼睛去傾聽,他們彷彿真的看見了那個救火的場景,好多人都緊張起來了,現在這才稍稍放鬆下來。
“啪。”撫尺一響,群響畢絕。
工作人員趕緊上臺撤下屏障。
八尺屏障之後,只見何向東一人端坐,背後一椅,面前一桌、一扇、一撫尺,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