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畢止一人入林卻也是情非得已之事。
太乙觀雖然為仙道第二大派,但向來以修煉內胎為重,派中寶物卻是不多。
世間寶物分為二大類,一乃天地造化而成,相傳是天界所制而後墜入凡間之物,此類稱為先天秘寶又稱仙寶,一般如是仙器級別的寶物均屬此物。
另外一種乃修道中人後天煉製而成,稱為道練寶物又稱凡寶。
仙器之下的寶物均稱為法寶,這法寶之中也分等級排名,但在法寶之中,仙寶和凡寶卻是各有所長。
凡寶雖然在威力上稍次,大多是主人根據自己所需煉製而成,最是貼心,大多能將寶主自身的修行發揮的淋漓至盡。
而仙寶雖然威力較大,但寶主對其的操控卻是不易,往往並不能將仙寶的威力如數發揮。這就是寶隨主性和主隨寶性的區別了。
太乙觀在仙道大派中當屬異數,雖然排名第二,但全觀上下連一件仙寶都沒有,更別說仙器了。但當年憑著傅太乙那十三重的《太一救苦護身經》大成羅天界,還是硬生生的打出了一片天地來,將十大洞天排名第二的委羽山洞居為己有。
但傅太乙之後,太乙觀卻再未有過仙道奇才,那《太一救苦護身經》也再未有人能修到十三重大成羅天界。
原本還有幾人修得十二重金光衡天界,在十年一度的仙魔會中也小出風頭,堪堪維護太乙觀在道中的地位。
但這幾位長老飛昇之後,到如今,太乙觀中道行最高的觀主也剛勘破十重尋天界。
眼看轉眼又是仙魔會之年,如若在仙魔會上一敗塗地,只怕窺探這委羽山洞寶地的就大有人在了,太乙觀這才著了急。
實力不濟只能靠法寶補足,但這《太一救苦護身經》雖然是道胎寶典,但其中對法寶煉製卻述說不詳,練寶向來不是太乙觀所長,此次聽得有如此寶物出世,觀主連忙盡派觀中好手前來一求。
此次前來,太乙觀志在必得,但心中憂慮玄心宗也來染指,故此雖然碧雲齋主所測法寶所出必在月圓之夜,但太乙觀人卻還是早早趕到。
太乙觀中曾有傅太乙煉製的幾樣法寶,雖然只是凡寶和玄心宗那樣大家的仙器不可同日而語,但憑傅太乙之能,這凡寶也是妙用非常。
其中有一樣就是《驚蜇》。
“驚蜇”原意是指蜇伏在泥土裡的冬眠生物開始出土活動。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蜇”
此寶原來是傅太乙年輕時用來引精怪所用,驚蜇一出,方圓百米內的精怪頓時被其所附的驚蜇之氣所誘,精怪蹤跡一露,傅太乙就殺之取其丹以助修煉。
但到傅太乙晚年得道之後,每日總有些時辰氣血不調,胸漲煩悶,這才感覺此法有幹天和,恐遭天譴,幸好那時傅太乙已練成十三重之大成羅天界再加上多年行善積德深厚,這才逃過一劫。
傅太乙飛昇之前曾有嚴囑,此寶不可輕易動用。但在如今的情況,《驚蜇》卻有它的妙用。
用《驚蜇》引仙器提前出世,只要得手,等到玄心宗門下到達仙器應該早已認主,此算盤打的不可謂不精。
但寶物周邊往往有妖獸護衛,這些妖獸大多和寶物的靈氣相吸,寶物越珍貴,那妖獸也往往越發強悍。
可憐這太乙觀中法寶實在太少,除了這《驚蜇》之外,只有一面七彩靈神幡和一道碧玉火雲陣能拿的出手。
這碧玉火雲陣必須有三個道行深淺相近之人守住陣眼方可使用,故此太乙三聖只能派畢止攜驚蜇入內先將仙器引發,而後靠七彩靈神幡護衛。
此時妖獸一動,應該仙器也即將出世,但那七彩靈神幡是否能抗的住護寶妖獸卻還不可知,難怪天水等人一臉凝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烏風林內黑霧愈加瀰漫,漸漸的,一股股寒氣從林內散出,太乙三聖身後道行稍淺的弟子忍不住都打了個寒顫,一聲低低的咆哮從林內傳來,忽然間狂風大作。
一剎那間樹林中那些高大的喬木被吹的嘎吱作響,寬大的樹葉互相擊打著發出啪啪的聲音,雖然二片樹葉相擊發出聲音不大,但連成一片聲勢卻比那風勢還要驚人,直猶如千萬頭怪獸正向前紛踏襲來。
隨著這風勢,烏風林中那瀰漫的黑氣忽然向上盤旋而起,高高的聳立在樹林之上,結成了一隻巨大的怪獸模樣,只是由於實在太過龐大,反而叫人看不清全貌。
此時周道兒母親正急匆匆往鎮上趕去,周家就住在湖邊的自家的魚塘邊上,要去鎮上要經過那烏風林。
雖然烏風林中的妖獸已是傳說中的事物,但婦道人家究竟膽小,眼看夕陽已經西下,再過一會就要天黑,周道兒母親連忙加快了腳步低著頭快步行去。
忽然平地裡傳來一陣怪聲,周道兒母親一抬頭,頓時驚的滿面刷白,腿一軟就倒了下去。
注一:《太一救苦護身經》
此經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蓋系隋唐道士所作。收入《道藏》洞玄部本文類。經文假託元始天尊演說,宣稱太一救苦天尊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世人如遇各種苦難,只須唱呼‘太一救苦天尊‘之名,唸誦聖號,天尊即應化現身,前來救護。
喜歡開局獲得仙神傳承!請大家收藏:()開局獲得仙神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