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是薇薇。
薇薇和伍德說。
“我的丈夫……我在管牛羊毛的紡織料蒙皮生意……”
伍德翻著白眼。
“誰讓她碰錢的?她的腦袋夠用嗎!”
朱莉舉起手。
伍德:“姐!你家裡有礦啊?”
朱莉撇撇嘴:“薇薇她成長了,她不是以前那個沒心眼的胖妞了!”
薇薇顫顫巍巍舉起小手。
“對呀!丈夫!我會算數!”
伍德回過頭來,盯著薇薇。
“說!你接著說!”
薇薇把難題丟了出來。
“丈夫,我發現一個問題,照著你在芙蓉城裡講的,我在這個地方做手工業工廠,招工人來,給他們劃好詳細分工,每一個男工女工的活兒我都照顧好了……包括入廠出廠的事項,還有各個工頭每天的工況工量也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但是這個問題還是出現了——”
薇薇顯得十分沮喪。
“——它叫產能過剩。”
要詳細說來,這是非常可怕的事。
“我發現,我去規模化生產一樣東西,不論怎麼去計算成本,總會有過剩的情況出現,四個月裡,我搞了五六個小作坊,從幾十人的規模到幾百人都有。”薇薇把問題拓展開來:“做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從棉紡衣料到成衣,到襖子和夾絨帽子,後來我又轉做食品。我才發現呀……東西壓根就賣不出去。”
薇薇的神情沮喪,明明她按照丈夫的做法,一點不差的復刻照搬,但問題依然出現了。
作坊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換不到物資,也換不到錢。
不是她生產的商品不夠好,也不是定價過高。回到最初的問題,她的產品交易成本過於昂貴。
在本地土著的眼裡,這些勞動成果本身就是他們自己產出的,是由他們的雙手做出來的衣服和食品。
試想一下,你自己生產的商品,還得你自己花錢來買,換你你樂意嗎?
但是想把這些貨物送到邊疆,送去列儂,送往大夏,這幾條路還沒走通。
伍德聽見大夫人的話,內心一陣狂喜。
他的表情像是中了五百萬彩票,領到了頭等獎,還沒有記者堵門那樣狂喜。
“你能調動幾百個人?”
薇薇說:“最多六百個……”
伍德:“都是土著嗎?”
薇薇點頭:“沒錯呀。”
伍德:“怎麼做到的?”
薇薇解釋道:“他們又不像高地人那麼狡猾,很好說話的,只要給個暖和的工位,有口吃的,不用出門打獵犯險就行了,如果有酒喝是最好啦。我親手給他們設計了大號的縫紉機,我就沒把這些裸猿當人好嘛,他們笨笨的,但是很好飼養,比範克里夫好伺候多了。”
伍德對著薇薇的臉蛋狠狠親了一口。
“我老婆真棒!”
薇薇被親的六神無主。
“哎,丈夫,你說我該怎麼辦呀!做出來的東西都賣不出去咯,你還這麼開心?”
伍德開心的原因並不是商品滯銷,而是有效的生產力。
生產力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資源,代表著這個民族依然有生命力,人們願意工作,願意為了明天而奮鬥,願意嘗試新的事物,願意實現自我的價值,願意為了更好的未來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