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陸家的主母,據說只是個大字不識的鄉下村姑,當初還是為著沖喜嫁過來的,一週送禮的人聽說她如今懷了孕,那歪心思就動起來了,拐外抹角的要送妾過來。
只要這妾進了院子,就憑陸家主母那個出身見識,失寵是早晚的事。有幾戶膽子大些的,甚至有意想將庶女許給陸鶴齡,雖眼下是妾,但等家中糟糠妻去世,扶正還不是早晚的事。
糟糠去世,在京城來說,不算是稀奇事。
每年春闈結束,總會有那麼幾個糟糠去世了的,大家心知肚明。
有這樣想的不止一家。
寶如都要氣哭了,雖然這些妾全都被陸二郎給推了,但想起蒼蠅一樣上趕著給人送妾的“達官貴人”們,寶如實在是沒什麼好感。
怎麼會有這麼無賴的人,送什麼不好,非要送妾,純粹就是見不得旁人好。
就連周夫人,都跟著上門勸,要她心胸寬廣些,官員們買婢納妾乃是常事,他們老周剛進翰林院時也是這個熱鬧景象,如今周府裡未能免俗,也是有三四房妾室的。
寶如禮貌送走周夫人,對於她說的話卻不以為然。
她就是個沒見識的女人,見不得丈夫納妾,也見不得丈夫對別的女人好,反正……反正……
寶如已經下定決心,要陸二郎真收下了那些女人,她就帶著甜甜,揣著肚子裡的娃坐船回旬陽府去。
好在,陸二郎從不會讓她失望,接連推拒了三天送上門的妾侍之後,陸二郎進了一趟宮,回來後笑容滿面。
寶如連連追問,這家夥卻是絕口不提,只是一副神秘模樣看著她。
寶如也是第二日使丫鬟出門買東西時才知道,陸二郎也不知怎麼說的,竟讓當今天子下了道口諭,令他日後絕不可納妾。
眾多官員全都懵了,不明白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早收下一堆妾侍的狀元郎傳臚等人,嚇得在家瑟瑟發抖好幾天,生怕聖上這是敲山震虎,對他們四處結交官員有所不滿。
戰戰兢兢了幾天,到最後大家才明白,原來這口諭只是針對陸二郎,只是針對給陸二郎送妾的那些官員。
雖則鬆了口氣,可眾人看向陸二郎的眼神,卻都變了。
能令聖上下這樣的口諭,今年這個探花郎可真是不一般啊。
有女眷羨慕探花郎專一,也有讀書人覺得探花郎是偽君子,無論哪一方,大家都準備著瞧探花郎的笑話,看看探花郎何時會後悔。
這笑話,從陸二郎未及弱冠,只是翰林院一名普普通通的小翰林,一直到陸二郎年過八十,擢升為內閣首輔,都沒看成。
陸閣老將陸夫人疼上了天,給她萬千寵愛,一世榮華。
兩人十五六歲成親,一直到九十歲終老,七十多年的生活,共育有三子二女,卻自始至終恩愛如初,一生一世一雙人。
一時傳為美談。
後世女子談及兩人,無不豔羨之。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一更,媽呀,寫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