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段話說明你的訂閱比例不夠50, 請72小時後再來看。 “我猜要不是官府壓著, 糧店肯定要關門了。”陳香聲音放低,“如今縣裡生意最紅火的就是當鋪和糧店,人擠都擠滿了。”
穆子期看出他的羨慕,搖頭道:“到了這時還敢開門迎客的糧店個個有來頭,咱們家根基不足,暫且不敢插手其中。”穆懷恩二十出頭考中秀才, 之後幾年鄉試名落孫山,加上爺爺早逝,老葉氏能供他讀到秀才已經很不錯了, 當時恰好寧安縣典史一職空缺, 在上下打點後,穆懷恩順利取得這一職位, 為此還差點耗光他爺爺積累下來的人情。
據穆子期所知,他爺爺考上舉人後就一直沒能得中進士,無奈之下就跟著進士同窗在外地做幕僚,當時他親奶奶就跟在身邊, 連陳香父母、妹妹一起, 這才導致他們後來一齊染上疫病。也因為如此, 穆家還是認識一兩個能說上話的官員, 要不然這一官職也不會到穆懷恩頭上。
就算如此,這個官職還是耗光了穆家絕大多數的財產, 連他奶奶的棺材本都差點賠進去了。穆懷恩一向比較愛面子, 要不是如此, 他也不會急吼吼地哄騙他親孃的嫁妝。幸好,他當官後逐漸有了收入,家中的日子這兩年才慢慢好過起來。
穆家在當地的根基還不算雄厚,才堪堪經營不到八年,本地有幾家大戶的人脈比他們家更深厚,他們家連積年老吏都不一定能比得上。
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表明穆子期是個沒錢的人,饒是他一向早熟,早有意識積攢零花錢,這十年來加上穆懷恩前不久給他的三十兩銀子,一共也才八十兩,還要把他歷年收的禮物都當出去。
穆子期鬱悶,前段時間檢視史書時發現在唐朝一石米才五十文錢,到了本朝太平年間是五百文一石,這段時間糧價又瘋長,竟然高了一倍不止,這樣一來小門小戶如何消費得起?
這裡的一石米大約相當於現代的一百六十斤左右,他八十兩銀子買了其他七七八八的東西后,剩下的銀錢才買到幾百斤糧。
“大少爺,不告訴老太太你買糧的事?”陳香有些不安,他一向聽話,對老葉氏的忠誠也極高,現在要瞞著老太太行事內心不舒服。最主要的是,他覺得大少爺在亂花錢,家裡又不是沒有糧食吃,餓著誰都不會餓著大少爺。
“我自己跟她說。”穆子期一看陳香的表情就大概猜到他的想法。事實上,陳香就是老葉氏放在他身邊的眼線,他奶奶老擔心他被人欺負,一天要問陳香幾次他的情況,他已經習慣了。
果然,陳香一聽鬆了口氣,語氣歡快起來,繼續彙報:“還買了一個小鐵鍋,香油、鹽巴、碗筷、臘肉……大少爺,為什麼碗筷要買木頭的?”
“你買了就好,其他不要多嘴。記住,這件事只有咱們兩個知道,你誰也不要說。”穆子期特意叮囑他,想當初讓陳香去買東西還特意讓他裝扮一番才行動。
“大少爺,你放心,我誰也不說。”陳香重重點頭,一臉嚴肅。
穆子期微微一笑,看了看停止下雪、天氣晴朗的天空,深吸一口氣,又叮囑陳香幾句,甩著袖子出去了。
他來到老葉氏的堂屋,裡面葉氏正在說話。
穆子期進去時葉氏抬起頭來,看到是他趕緊捏著手帕擦拭眼淚。
穆子期草草行了個禮,見葉氏眼睛紅腫,忍不住低咳一聲,問道:“娘,可是發生什麼事了?”其實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他親孃肯定又是被穆懷恩傷心,跑來這裡找安慰。
“沒事,娘沒事。”葉氏趕緊否認,如果是以前,她會拉著穆子期埋怨一通,但自從上次的事情發生後,她就膽怯起來。
老葉氏看到他倒是很高興,忙拉著他坐在自己身旁,摸摸他的手心,問道:“天冷,今日有沒有凍著?你念書辛苦了,奶奶已經讓廚房給你煲了雞湯,今晚可要好好補一補。”
想到味道鮮美的雞湯,穆子期來了興趣。這幾天家裡的伙食一下子清減下來,縣裡許出不許進,想買肉都沒地方買,也就他們家還有門路可以出入,但還是受到了很大影響。
“我穿著厚,並不冷,就是看起來太圓了。”都快和穆子清、穆圓圓一個樣了,都是圓滾滾的。
“胖點好看,有福氣,你這些日子瘦多了,臉上都沒有肉了。”老葉氏說著還捏了下穆子期的臉頰,一臉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