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對宦官痛斥道:“狗奴才,還不給朕鋪好紙硯!”
“是、是!奴才即刻籌辦!”
看著宦官頂著盡是創痕繁忙著的神態,清朝的皇帝突然沒由來的蹦出一句:“你想要朕這世界嗎?”
一開始宦官還沒能反應過來,直到意識到這句話的涵義後跪倒在地,不斷叩頭呼嚎道:“聖上饒命,奴才絕無此心思!”
冷眼注視著這一幕的載豐皇帝鬨笑一聲:“奴才便是奴才。”
心中最後一絲遲疑被摒除,寫下這封信的載豐皇帝心底惟有一個心思:寧給洋人,不給家奴。
元豐十六年十月二日,西域截教以通天教主之名大舉東進,在打擊省會甘肅的時候展現出了讓鎮守省會將領驚恐萬狀的“飛劍之術”,憑據省會內尊從的戰士們形貌,在省會五百步以外的地方遠遠傳來了一身模糊的呼聲,隨後便是數百把白晃晃的飛劍破空而來,其時站在城牆上早已經民氣惶惶計程車卒索性癱倒了一半,剩下一半則是鬼哭狼嚎的跑下城牆,時代還由於爭奪路途發作了幾起衝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後發生的全部毫無牽掛,鎮守的將領在認定大勢已去後索性開城尊從,雖然在事後發現那數百把飛劍是剛剛進入截教門生所能發出的唯一攻打——只具備觀賞而不具備實戰感化,但在事情已經演化成事實的環境下也沒有誰會繼續去搗亂,那數百把飛劍大約沒什麼兇險,但頭頂一把青萍隨時都大約落下。
元豐十六年十一月五日,北境義和拳在趙多三的帶領下大舉打擊省會遼寧,人數達三十萬之眾,而由於都門重地太近的原因朝廷也在這裡駐守了湊近二十萬的兵馬。
憑據四周那些旁觀人士的說法,省會遼寧大霧填塞了湊近半個月的時間才散失,隨後以朝廷折損大半的軍隊向南撤退,義和拳大軍霸佔省會了結,但由於丟失不小的原因也臨時落空了繼續進軍的能力。
元豐十六年十仲春七日,南方從平靜國化為闡教,在“神將”石達的帶領下以兩萬與長江以南戰鬥中倖存的神兵為首大舉北進,一路攻城拔寨無人能擋,闡教神兵神將那刀槍不入的氣力更是被眾人傳諸於口。
元豐十六年十仲春二十一日,公元1937年3月9日。
西域,崑崙山。
“教主有令”
北境,遼寧。
“老君有令”
南方,長江。
“天尊有令”
“進京!!!”x3
都門,自古以來王朝帝國中樞之地。
它不但僅是作為一個國度的權柄中心所在,更多時候還作為朝代皇帝對於疆域與人民的統治象徵,一個朝代的終結往往都是以都門淪陷宣佈終,故而哪怕在面臨西方列強幾次三番的侵略中載豐皇帝也從沒有放棄過這座首都一次,由於他清晰,哪怕他在那些不同等的公約中割讓再多的疆域,賠償再多的白銀,只有他一日還呆再紫禁城中他便這清朝,這神州的最高統治者。
相反的,若是這都門重地淪陷了的話,根據目前這位大清皇帝的態度大約完全等不到從新奪回它的那一刻,在那以前便會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以及民間積壓許久的民怨中完全塌臺。
因而當他面臨著來自西域,北境與南方這三個截然不同卻又一樣無法抵抗的勢力衝擊時,載豐皇帝選定了唯一一種可以讓這個失敗不抗的朝廷繼續延續下去的方法……
元豐十七年一月三日,剛剛與清朝簽訂完軸心國協約的德意志德國收到了來自載豐皇帝的增援請求,作為代價清朝將無前提始終供應供應答方兵艦停駐的口岸並且負擔這次出兵的全部軍費支付。
與此同時,朔方在沙皇統治之下的俄羅斯帝國也一樣收到了來自負清皇帝的“善意”,載豐皇帝在未徵得任何建議和一樣的環境下索性將遼寧以北整塊被義和拳霸佔的領地分別給沙皇——在他看來這是身為皇帝的權柄。
同一日,李大吉人帶著駐守在京城四周的寧海與平海二艦從京城水路暗暗開拔,向著曾經出使的那片地皮再次奔赴前往,當載豐皇帝意識到自己手底下唯一僅存的依仗,兩位花消巨大代價才獲取的艦娘便這麼消失後勃然盛怒。
喜歡開局無敵的我怎麼辦請大家收藏:()開局無敵的我怎麼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