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葵今年已經二十二歲了,他們家沒有讓孩子十八九歲就能成親的財力,但也不至於讓孩子娶不上媳婦,做老光棍。所以就在這一兩年,給趙葵準備的成家錢,也就是老婆本,其實已經差不多了。
只不過這筆錢也不會多就是了,足夠趙葵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中等資質女孩子成親,但要說出挑的女孩子,那還真沒有——出挑的女孩子自然眼光也高,都瞅著更殷實的人家去了。宋氏在市井生活的智慧讓她能夠早早看清楚這一點,她也不會為這種事情生氣。
而曾月娥呢,門戶上面來說,楊老四家其實比趙貴家要強的,但是曾月娥又不姓楊,所以這一點上來說算得上門當戶對。而論女孩子的資質,曾月娥算是不錯的那種。好逸惡勞之類的毛病麼,在婆婆身邊調理也是能夠改變的。
所以事不關己的時候宋氏可以不喜歡曾月娥,可是放在兒媳婦這個位置上,曾月娥卻是在平均水準以上的。再加上趙葵自己喜歡,所以宋氏也就沒什麼好說的,打算上門請婆婆幫忙,然後去楊家提親。
只不過在去之前她還是問了趙葵一句:“娘替你求親自然沒什麼,只是一樣,那月娥可是起過心思要嫁趙蒙的,現在是嫁不成了。可是因為嫁不成趙蒙,才來嫁你,你心裡可受的住?要是受不住就趁早不說這門親事,也免得日後為這個心裡一直有個疙瘩,日子都過不好。”
除了孫氏那樣不知道腦子裡想什麼的人,一般的人居家過日子,都想的是和和氣氣。宋氏也一樣,她可不是不願意看兒子生活和美的老寡婦,她惟願兒子們生活平靜。要是到時候夫妻不睦,她也會覺得煩心!
要說趙葵內心真的一點想法都無,那是騙人的,只不過這到底不算什麼大事,稍微想一想就想通了。
“這種事實在不值得多想,和我差不多的夥伴也有不少要定親了。他們定親的人選難道都是一次就成的?好多都是更好的攀不上,只能退而求其次。女子是這樣,男子也差不多,能找更好的,哪一個又會向下看。”
話是這麼說,趙葵卻不承認自己是真的比趙蒙差,他最多認為是趙蒙運氣好,這些年三叔家漸漸興旺起來,他也不過是沾了這個光而已。
見兒子真的是想明白了,宋氏這才點點頭,去趙鶯鶯家見方婆子。方婆子聽說宋氏想向楊家提親,給趙葵求娶曾月娥,滿臉都是高興。站起身來走了幾步道:“這件事你先不要一起去,我去和嘉姐兒單獨說說,她要是有什麼想不通的,我一個人還能勸一勸。”
這是真正的大實話,趙嘉要是依舊放不下身段,那自然會拒了這門婚事。要是宋氏也在場,就等於是兩人之間直說了拒絕之意。宋氏又不是死皮賴臉的人,這件婚事到此也就為止了。
可是宋氏不去的話那就不同了,縱使趙嘉一時腦子轉不過彎來,依舊拒絕了。方婆子也可以在旁邊緩緩地勸她改變心意,有這麼一個緩沖,怎麼看餘地都是大一些的。
宋氏知道這是方婆子想要極力促成這樁親事的意思,當然不會反對。
於是就在第二日,方婆子去了城南門楊家。拉住了臉色不好看的女兒:“我知道你還在為我不肯幫月娥的事情怨我,這一回我是來與月娥一門親事的,你要不要聽?”
趙嘉心裡對方婆子有抱怨的意思,本打算最近都不要和方婆子好好說話。但是方婆子最後一句話算是戳中了她的命門,當即就繃不住臉色了。期期艾艾道:“是...是什麼親事?哪家的人家?”
“姓趙的人家!”說到這裡的時候方婆子滿臉的喜色:“你大嫂昨日來同我說的,想給葵哥兒討月娥做老婆。你說這是不是好事兒?月娥和葵哥兒是嫡親的表兄妹,以後月娥進了門,再不用擔心的——若是有什麼不好的,你大哥大嫂如何同你交代,如何同我交代?”
本來還以為是好人家,沒想到卻是趙家大房。剛剛被鼓動起來的心腸一下子又癟了下去,好在這些日子以來遇到的種種挫折讓趙嘉沒有一開始那麼心高氣傲,非富裕之家不嫁女兒了。
要是以前,方婆子才張這嘴,趙嘉就能把自家大哥家冷嘲熱諷一回,然後利利索索地拒了這門親事。現在的話,她卻只是忙忙地搖頭:“不成的不成的,月娥就算嫁不了蒙哥兒那樣的,也不至於去嫁葵哥兒。”
這話其實又在不經意中得罪人了——趙嘉就是擅長這種方法得罪人,而且是得罪了之後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須知道,趙蒙趙葵都是方婆子的親孫子,什麼叫做‘也不至於去嫁葵哥兒’?有些話就算是大家心知肚明,也不該說出來啊!
果然,方婆子臉色不大好看。只是想到她還是要促成這樁婚事的,才忍著氣道:“葵哥兒有什麼不好,到現在你還不知道自己原先錯了?月娥的資質也嫁不上頂好的人家,最好還是一個門第相當的。這其中誰還能比葵哥兒更好?好歹這是你大哥的兒子,到時候月娥進門也多了好些靠山,比一般的人家不知道強到哪裡去。”
方婆子看了看周圍,又壓低聲音道:“另外,這門親事可是葵哥兒向他娘求來的,葵哥兒十分中意月娥這也是真的。你自己想想看吧,是要把月娥嫁到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家,還是把月娥嫁到知根知底的大哥家——而且還有一個格外喜歡月娥的未來夫君!”
這個時候的男女婚事,若不是青梅竹馬水到渠成,一般婚前男女都是沒有機會見面的。就算是相親的場面,那也是匆匆一瞥而已。而成婚的時候,女方都是十分忐忑的,生怕第一面沒有好印象,自此夫君就不喜歡了。
就算普通百姓人家沒有納妾的說法,也少有休妻的,但有丈夫撐腰的日子和沒有丈夫撐腰的日子,那也是兩種過法。趙嘉也是經歷了兩次婚姻的女人,這種事情怎麼可能不懂!
“這件事...娘等我想想。”
趙嘉猶豫了,方婆子就笑了。知女莫若母,方婆子可能是這世上最瞭解趙嘉的人之一。別人猶豫是事情在兩可之間,左右為難。而趙嘉猶豫一般是她已經改變主意了,只是不能把之前的打算說放棄就放棄,所以需要一段時間的緩沖。
實際上方婆子也沒有想錯,沒過幾天,趙嘉就已經託人請方婆子上門一趟了。一進門,略作寒暄,趙嘉就將自己答應這門親事的意思透了出來。只不過認下了這門親事,她內心卻不是非常樂意的。
末了還要抱怨一句:“我們月娥本可以嫁的好一些的,也就是看在大哥和孃的份上了,總好過那些不知根底的人家吧——對了,既然是這樣,聘禮上面就要大方一些,總得讓月娥多一些體面。娘也讓大嫂放心,這些聘禮我們家是一分都不留的,到最後還是會原樣地帶回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