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在幾天之後漸漸被同桌的夥伴們發現了真相,每次吃飯,當他們談笑風生指點江山完畢,低下頭動筷時,卻發現桌上的菜餚一片狼藉,而陳三郎正滿足地在打飽嗝,用竹簽剔著牙齒……
痛定思痛,幾位小夥伴也開始變得“食不語”了。
……
揚州十萬人家,房屋節次鱗比,連綿成片,其中有山有水,有塔有廟,自然也有道觀。
正一觀是一處封閉式的道觀,不對外界開放,不受香火。此觀建立於十幾年前,選址很好,位於城東一片幽靜的竹林之中。
竹林中一條碎石小徑蜿蜒通達,直到道觀門口。
夏天,竹林有蟬鳴叫,蟬噪林愈靜。
噠噠噠!
一陣腳步聲響起,驚動了竹林上的蟬,鳴叫聲戈然而止,展翅飛走。
那兵士來到道觀院門前,恭恭敬敬站住,叫道:“小人領太守之命,前來叩見真人,送信一封。”
等了片刻,院門絲毫沒有開啟的跡象,“呱”的一聲,裡頭飛掠出一隻烏鴉,渾身羽毛漆黑得發亮,個頭也大,一雙眼睛,隱隱迸發出紅芒,顯得妖異。
送信的兵士顯然並非第一次來,熟悉程式,雙手拿著信封,恭謹地高高舉起。
烏鴉嗖的飛下,嘴巴叼起信,翅膀撲騰,飛進道觀裡去了。
士兵吞口口水,不敢多言,轉身離開。
道觀內,正堂之上,點燃一爐好香,嫋嫋散發出青色煙霧。正陽道長一身道袍,端端正正坐在壇上,正閉目養神。
烏鴉飛進來,落在他肩膀上,張嘴一吐,口裡銜著的信封恰好落在正陽道長手裡。
道士睜開眼睛,拆開信看,臉上不動聲色。
信很短,就幾行字,來自揚州太守王應知的手筆,向他通知一件事情:某個他在等待的人,已經來到了揚州。
來得,比預期中要早,但不足為奇。對於功名利祿,誰能淡然處之?總是想著越早越好。
道士嘴角勾勒出一抹冷笑:如今人來了,計劃也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沒有偏離軌道……
“舉人的命氣時運卻是不夠,必須進士才圓滿,只希望此子不讓本真人失望,一戰而功成,最是省事。他得到那女子的氣運愛護,時運是足夠的了,就看命氣是否能跟著漲上來……”
想著,手指一彈,信紙落在香爐中,被香火點著,慢慢化為灰燼。
“七月就要和少將軍奔赴洞庭湖,不過這些日子,刺史大人那邊頗有些非議,對少主不利,需要先處理好。哼,大人上了年紀,疑心卻重了。但天命所歸,豈能阻擋,反而白白折損情分而已。”
眼皮一合,又神遊太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