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恍然大悟,臭小子是有多想娶媳婦兒!都開始強行回憶童年了!
閔惟秀卻被到底兩個字給吸引了,太后到底之後未盡的話,到底是什麼?
“他說明白了自己為何去親蠶宮,可這也不能夠證明,不是他放的火!”
閔惟秀狂點頭,“真不是,三大王好好的,幹什麼要燒死自己,而且他同我說了一些疑點,待我去現場檢視一番,再來回稟。”
官家擺了擺手,“一起去罷,我倒是要看那小子都胡謅了些什麼。”
閔惟秀心中發沉,看來親蠶宮背後的事情,肯定同姜硯之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那才是官家真正忌憚的事。
這事兒不解決,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她開始以為只要親蠶宮三個字是關鍵,但是在她解釋了姜硯之為何會在親蠶宮之後,官家的目光又轉向了火。
當年一定有什麼陳年舊事,是同親蠶宮,大火,還有姜硯之三個關鍵詞聯絡在一起的。
但是此刻不容她想那麼多了,也沒有時間去問她阿孃,是否有什麼內幕。
她領著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往親蠶宮行去,太子宿醉,走路歪歪扭扭的,被蔡淑妃攙扶著,費了好大勁兒,才跟上。
閔惟秀回過頭去,深深的看了蔡淑妃一眼,蔡淑妃一驚,目光立馬移開了。
……
一走近親蠶宮,焦糊的味道並沒有散去,靠近門口的那一面牆,燒得黑乎乎的。閔惟秀一眼就看到姜硯之說的,淋了油的那個窗戶下面,窗戶已經燒掉了,只剩下了一個黑乎乎的洞。
閔惟秀走進屋子裡一看,在屋子的榻上,還放著姜硯之攤開著的話本子,因為昨日裡侍衛救火,被誰噴溼了之後,又重新幹了,看上去有些皺巴巴的。
食盒打翻在地,肉乾和梅子咕嚕嚕的滾了一地。
一個小手爐好好的放在桌案邊,裡頭的炭已經燒光了,摸上去冰冰涼的。
閔惟秀鬆了一口氣,指著這個角落說道,“你們看,事發的時候,姜硯之是坐在這個角落裡看書的。大家以為是他縱火,是因為之前已經有侍衛檢視過了,說在起火的牆附近,發現了碳灰,所以認定是他從暖手爐裡取出了炭,然後放的火。”
這暖手爐乃是用銅製成的,上頭乃是梅花傲雪的圖案,靠近一些,還能夠聞到香味兒。
“這實在是太可笑了。”
“首先,暖手爐同炭盆子不同,它是封著口的,只有在下人們加炭的時候才能夠開啟。我就請問諸位,如果不問你們身邊的內監或者是嬤嬤,你知道怎麼把爐子開啟,然後把燒的很燙的炭取出來嗎?”
臨安長公主笑著搖了搖頭,“不知道。”
閔惟秀給了她阿孃一個讚賞的眼神,姜硯之從小錦衣玉食的,只用過暖手爐,可沒有親自加過一次的炭。
“而且,親蠶宮中常年沒有人,許多屋子都鎖著,姜硯之並沒有任何的工具,因為經常要驗屍,他的指甲都修剪得十分的短,怕指甲縫裡藏了髒東西,影響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