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不過多時,一眾文武群臣來到房中。
劉備的臥房雖然不小,但也容不下幾百人,劉禪只讓少數重臣以及一些名士入內。
文武重臣諸如諸葛亮,荀彧,法正,張松,趙雲,林嘯,魏延等。
其他名士如許靖,射援,來敏等。
劉備看著眾人問道:“諸位一起前來,有何大事?”
許靖拱手而出,說道:“主公,近日有祥風慶雲之瑞,成都西北角有黃氣數十丈,沖霄而起,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主公當即帝位,以繼漢統,還請主公應允。”
不等劉備說話,諸葛亮從懷中掏出勸進表,獻給劉備,說道:“主公,這是文武百官的勸進表,請主公觀之,莫要寒了眾臣子的心。”
劉備也想知道有多少文武官員支援他稱帝,便將勸進表開啟。
只見第一個名字,赫然便是尚書令荀彧。
荀彧的尚書令官職乃是大漢的官職,當時曹操還未稱公,因此這尚書令官職乃是漢官名。
尚書令的官職其實不高,只是演變到現在,權利重大而已,已經可以比得上三公了,但名義上,尚書令還只是九卿之中少府旗下的官職之一而已。
但關鍵是荀彧的名字!
這個名字的分量太重了。
劉備又驚又喜,真想一口答應下來,只是這進位之事,必須三請三辭才行,否則容易惹人非議。
劉備心中咬了咬牙,將那勸進表一把丟在地上,從床榻上坐了起來,指著眾人喝道:“爾等欲陷我於不義呼?我豈能效仿逆賊,行此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舉?”
“主公!”許靖見此還待要勸。
劉備冷喝道:“好了,退下!”
“諾!”眾人聞言只好拱手退下。
“等等!”劉備忽然又叫住了眾人。
眾人皆停下了,莫非劉備要答應不成?
劉備看著諸葛亮說道:“軍師,陛下已亡,我思前想後,卻需為他想一諡號,也好教陛下瞑目,不知你們有何想法。”
諸葛亮等人對視一眼,說道:“此事重大,我等回去商量一番,來日再給主公答覆。”
“也好!”劉備點了點頭。
劉禪聞言心中也不由得替劉協感到可憐,還沒死就知道自己的諡號,他這個皇帝還是唯一一個。
諡號是地位高的人死後才有的稱號,基本上概括人的一生。
有褒義,有貶義,也有同情的意思。
比如歷史上劉備給劉協的諡號,叫孝愍皇帝,而曹魏在劉協死後,也給了他諡號,叫孝獻皇帝,也就是現在比較有名的漢獻帝。
史學家承認的是曹魏給劉協的諡號,因為劉備給的諡號當時劉協還沒死,所以不被史學家承認,如果被承認了,那劉協就是漢愍帝。
愍通憫,是憂患,憐憫,傷心的意思,這是表示同情的諡號,而獻是聰明睿智之意,是美諡。而隋煬帝的煬,是昏庸,殘暴的意思,這是貶義的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