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路承周特意去了趟五十一號路26號。
鄭問友見到路承周,向他介紹了最近準備的行刺目標:聯合準備銀行海沽分行經理陳西根。
“據說這個陳西根,很快就要擔任海沽海關監督。這個時候不除掉,以後又將成為海沽最大的漢奸。”鄭問友鄭重其事地說。
現在市長溫佩石,就是從海關監督的位子轉過去的。
陳西根接任海關監督,說不定會是下一任市長。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最好的辦法,是在他沒上任前,就幹掉他。
“除掉陳西根沒問題,但最好不要在英租界動手,也不要在法租界動手。”路承周沉吟著說。
溫佩石上任後,確實表現得特別親日。
原來的潘家才還沒走,他就成立了一個“反英運動委員會”,自己親任主任。
在憲兵隊和日本海沽陸軍特務機關的領導下,在全市掀起一場反英、反法運動。
溫佩石同時規定,所有公務員,必須遷出英法租界。
同時,市公署發出告示,奉勸商民,遷出英法租界。
溫佩石在告示中指出,市公署一定會保護商民之安全。
幸好,這個告示沒多少人。
除非一些公務員,不得已只能搬出英法租界外,其他商民鮮少有搬離英法租界的。
“陳西根就住在英租界,不在英租界動手,難道還在銀行動手不成?我已經偵查過他家的情況,制定了兩套行動方案發,請火代站長過目。”鄭問友並沒有將路承周的提醒放在心上。
陳西根住在英租界,第一套行動方案,正是衝到他家裡,當場暗殺。
第二套方案,則是根據陳西根愛看電影的習慣。
在電影院動手,更有利於撤退。
“這兩個行動方案,成功的可能性都比較高。可是,我們的行動,要結合目前的形勢。溫佩石正在搞反英運動,我們在英租界殺他的人,必然會引起日本人的強烈反彈。”路承周提醒著說。
“日本人越急,我們就越高興。陳西根是總部暗殺名單上的人,這次的行動,我已經請示了總部。”鄭問友得意地說。
他雖是副站長,但有了直接向總部彙報的權力後,可以繞過火柴,直接與重慶聯絡。
“重新做個計劃,在陳西根上班途中動手。陳西根如果死在市區,我們一點影響也沒有。如果他死在英租界,正好給了日本人口實。”路承周擔憂地說。
他不再跟鄭問友爭論,讓曾紫蓮給林帆送電報稿,馬上請示重慶。
路承周在電報裡,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他很擔心,一旦制裁陳西根成功,會給日本人機會。
然而,令路承周沒想到的是,重慶收到電報後,並沒有馬上回復。
“火代站長,在重慶沒有回覆前,我先執行之前的命令,總歸是沒錯的吧?”鄭問友望著路承周,很是得意地說。
重慶不回覆,其實就已經是回覆了,只是火柴不明白罷了。
之前重慶已經同意了他的計劃,現在火柴提出反對意見,重慶如果同意火柴的建議,等於打自己的臉。
如果否認火柴的建議,又是不給火柴面子。
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沉默,讓鄭問友按原計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