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他的收入已經非常高了,可是看到比國林出手就是三萬元,他突然覺得,自己每個月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麼。
溫佩石其實在海關當監督時,就對欺詐貪汙,有著很深的研究。
當上市長後,更是準備大幹一番。
只是,溫佩石目前,要先鞏固自己的位子。
而鞏固位子,除了要在市公署安排自己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拍好日本人的馬屁。
自從擔任市長後,他家裡就成了一個酒宴專場。
只要是對他有用的,又能請得動的人,都會家裡作客。
他的市長官舍,終日燈火輝煌,賓客盈門,酒宴不斷。
像日本防衛軍司令官本間雅晴、日本海沽陸軍特務機關雨官巽、憲兵隊長、市公署的顧問、輔佐官,日本駐海沽總領事、日本居留民團團長等人,輪著請。
“應該是很賺錢的。”路承週一愣,黃筱庵的錢都來自比國林,光是自己和渡邊,以及溫佩石,就花了四萬五。
如果加上黃筱庵的那份,比國林的花費,已經在五萬元以上了。
而一個電車公司,一年能賺多少錢?恐怕不會是五萬,而是十個,甚至幾十個,上百個五萬。
溫佩石不提,路承周還真沒注意到這一點。
直到不久之後,海沽也成立了電車公司,路承周才明白,溫佩石這話的用意。
海沽成立電車公司後,溫佩石直接兼任董事長。
他不用掏一分錢,每年卻能從電車公司大量分紅,他這個市長真是弄錢有術。
路承周雖然也收了黃筱庵一萬錢,同時也將這件事辦妥了。
此事路承周收了錢,辦了事,但他並不想讓電車加價落實。
打擊溫佩石最好的手段,自然是輿論。
路承週迴去之後,寫了一篇稿子,以記者的口吻,合理懷疑比商電車公司加價有幕後交易。
而且,推斷溫佩石受賄的數目,也定在一萬元。
在市公署批准比商電車公司加價後,一些聽到訊息的記者,不斷向比國林發問,讓他透露幕後的訊息。
雖然比國林極力否認,但報紙上還是登了出來。
文章固然有些捕風捉影,金額也不對,但那個記者的結論是正確的,比商電車公司之所以加價,是因為溫佩石收受了賄賂。
此事令溫佩石很是狼狽,然而,他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再說了,當他決心當漢奸時,就已經作好,被別人唾沫淹沒的準備。
又過了一段時間,黃筱庵再次找到路承周,自來水公司有樣學樣,也準備漲價。
電車還只關係到那些天天要坐電車的職員,但自來水大部分家庭都要使用。
自來水加價,舉市民憤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