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總共有多少個越級申報職稱的中學老師呀?”一位戴著眼鏡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問道。老人叫楊博宇,是這次越級申報職稱材料的稽核專家之一,是專門負責中學教師這一塊的。
“大概有三十來個吧!”其中一個正在整理材料的工作人員回答道。
“三十來個?那也不少了,去年好像也就是不到二十個吧。”坐在楊博宇身邊的另一位老人也說道。周雲,兩個評審專家中的另一個,這一次評審,主要就是由楊博宇和周雲兩個人,外加另外三個人負責的。
整個華夏那麼多的在籍教師,每年申報職稱的老師也是數不勝數,但是敢越級申報職稱的老師,卻只有這麼三十多個。當然,真正在申報之初交上去的材料,肯定是不止三十個的,只不過有些老師,連地方上的稽核都沒有透過,就更不用說送到燕京這裡了。
從這一方面也能夠看得出,越級申報職稱是有困難。基本上不是什麼省級名師的話,是不敢隨便越級申報職稱的。
而且,大多數越級申報職稱的老師,一般都是一級一級的往上越級,比如說從三級教師直接申報一級教師,跳過了中間二級教師的申報,大多數老師的越級申報,都是這樣的情況,很少有人敢說直接越級到高階教師的申報的。
就是從二級教師直接越級申報高階教師的人都很少見,畢竟高階教師可是副高職稱,就算是按部就班從一級教師申報高階教師的,都沒有多少人能夠完全透過稽核的,周志輝一直到五十多歲的時候,才透過了高階教師的稽核,足以看得出申報難度有多大了。
所以就連像陳天祥這樣的蘇省名師,當時也只是從三級教師越級申報到一級教師的,高階教師的職稱也是按部就班申報的。
至於像陶禮這樣的,連三級教師職稱都沒有的他,直接就申報高階教師,一連跨越了四個層次的,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好了,趕緊把這三十多份材料稽核完畢吧,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楊博宇喝了口茶,然後就走到那堆材料面前說道。
“行,大傢伙就開幹吧。”周雲也笑著說道。
於是乎,稽核組的五個人,就在周雲和楊博宇的帶領下,開始對這些材料進行稽核。每次只看一個老師的材料,大家輪著交換看這些相關材料。
半個小時之後,第一個老師的材料他們就已經全部看完了。
“直接申報二級教師的,看他的這些材料,感覺挺不錯的,綜合素質都很高,教學成績也很好。”周雲放下材料說道。
“嗯。而且他也在教師崗位上幹了兩年了,今年還獲得了省教育廳的表彰,我覺得材料可以透過。”楊博宇也點頭說道。
“那就聽楊老師和周老師的吧,我們三個也沒有意見。”另外一個人也說道。
就這樣,第一份稽核材料就這樣透過了。
“下一份吧。我看看是哪兒的老師啊……陶禮?越級申報高階教師?”周雲拿過手邊的領一份材料,十分驚訝的說道。
“高階教師?這麼自信的嗎?”楊博宇忍不住驚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