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有了腳踏車,也用了幾天時間,才發現這些日貨的最終去向。
這是在大連道,靠近英租界海河7號碼頭的昌盛貨棧。
從1861年設立英租界後,英國工部局就不斷的修築和改建碼頭。
儘管各國租界都有過多次擴張,但從租界設立伊始,都是考慮到物資運輸問題,所有租界都是沿河劃定的,因此各租界佔用河壩的位置始終未變。
英租界碼頭在今天的營口道至開封道段,在各國租界碼頭中,英國碼頭的設施和設計是租界碼頭中最為完善的。
碼頭捐辦公處就設在英租界怡和碼頭,此外,還有多處機械房、消防水箱、公共廁所及岸壁起重器,實現了完整的碼頭功能。
昌盛貨棧位於大連道,7號碼頭,正是怡和洋行的碼頭。
整個英租界,有9個碼頭,碼頭沿岸,以怡和、太古、招商津局的碼頭為規模最大、數量也最多,華商中小貨棧、商號也租用這裡的房產和碼頭。
“程瑞恩,你說他們為何不直接把貨運到這裡的碼頭,免得從楊村運過來了。”馬玉珍與程瑞恩,就在昌盛貨棧對面的一家小茶樓,找了個靠窗的位置。
“你知道什麼叫走私麼?主要是為了逃稅。如果來英租界的碼頭,貨一上岸,就得去碼頭捐辦公處交稅。要是交了稅,還叫走私貨麼?”程瑞恩解釋著說。
“我們發現了昌盛貨棧,是不是找路承周,查一下貨主?”馬玉珍突然問。
這段時間,路承周好像消失了,很長時間沒來找自己了。
馬玉珍積極來英租界,心裡也是想著,是不是可以趁機見路承週一面呢?
“找他有什麼用?還是自己查吧。”程瑞恩露出不屑的神情,路承周現在是英國佬的狗腿子,都快不是中國人了。
“怎麼能這樣說呢,畢竟大家是朋友嘛。”馬玉珍爭辯著說。
“看,有人來提貨了。”程瑞恩的目光,一直放在昌盛貨棧,突然說道。
馬玉珍的目光,馬上被吸引過去了。
對面果然有人帶著一輛板車,昌盛貨棧的大門開啟後,他們走了進去。
沒過多久,就看到板車裝滿貨物出來了。
“走。”程瑞恩低聲說。
拉滿貨的板車,走的比較慢,程瑞恩和馬玉珍推著腳踏車,在後面慢慢跟著。
“張記日雜店?”程瑞恩看到板車停在五十一號路的張記日雜店面前,詫異的說。
之前就是這家張記日雜店,從楊村走私貨物,沒想到,現在還沒有收手。
“就上次那家張記日雜店嗎?”馬玉珍問。
“五十一號路上,還有其他的張記日雜店嗎?”程瑞恩四處張望,似乎沒有看到其他的日雜店。
程瑞恩騎腳踏車載著馬玉珍,在五十一號路轉了一圈,並沒有發現其他的張記日雜店。
“走,去找路承周。”程瑞恩看完之後,怒氣衝衝的說。
張記日雜店走私日貨,當初是路承周過問了的。
路承周是警務處的副巡官,每天都在街上巡視,五十一號路又是他的地盤,程瑞恩和馬玉珍正要去找他的時候,在五十一號路的盡頭,正好看到了路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