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愛丁堡道後,路承周的速度開始加快,同時,他也警惕的觀察著四周。
以他的經驗,軍統最有可能在這一段下手。
否則,前面拐進康伯南道,再想動手,又會把路承周牽扯進去。
“知道他們行動的地點麼?”路承周突然問。
“前面鴻運樓。”楊玉珊突然說。
雖然憲兵分隊做好了一切準備,她也在軍統安排了一切,但誰知道會不會有意外呢?
“由誰動手呢?”路承周又問。
楊玉珊能準確的說出鴻運樓,說明她早就知道了軍統的計劃。
楊玉珊知道了,中山良一自然了就知道了。
還有,之前楊玉珊說了一句:“軍統未必會有開槍的機會。”
這句話的資訊量很大,有可能是憲兵分隊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也有可能,是楊玉珊還準備了後手。
比如說,行動人員中,有楊玉珊的人。
路承周很自責,他一直將楊玉珊當成一名普通的叛逃人員對待。
現在看來,楊玉珊的叛逃,是有計劃有步驟的。
早知道這樣,應該自己動手。
“當然是裴福海了。”楊玉珊笑了笑。
“他可是高手,你還笑得出來?”路承周聽到裴福海的名字,不敢怠慢。
裴福海可不知道他的身份,如果突然一槍,他能擋得住?
路承周迅速走“之”字路,速度也是時快時慢。
快到鴻運樓時,卻突然加快速度。
路承周潛伏在憲兵分隊,除了完成上級交待的各項任務外,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自己。
隨著八路軍開赴華北作戰,各地游擊區不斷建立,路承周的作用必然越來越重要。
楊玉珊坐在車後架,也感受到了路承周的緊張。
在別人的槍口下游走,不緊張那是假的。
此時,在鴻運樓的二樓的視窗,裴福海和潘玉林,已經準備好了。
潘玉林是華北區行動處副處長,專門來協助海沽站制裁楊玉珊的。
裴福海準備的是一杆長槍,雖然沒帶瞄準鏡,但以裴福海的槍法,擊斃楊玉珊還是沒問題的。
“裴組長,人來了。”潘玉林個子中等,也只有二十多歲,顯得很精幹。
他拿著一架望遠鏡,隔著老遠就發現了路承周載著楊玉珊。
“楊玉珊今天竟然坐路承周的車子,真是天助我也。”裴福海抬起槍,準備鎖定路承周。
“裴組長,路承周是不是我們的人?”潘玉林突然問。
“我們是同學,但他從來就不是我們的人。”裴福海目光越來越冷,手指也放到了板機上,大拇指正準備開啟保險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拉栓的聲音。
“那我就放心了。”潘玉林突然後退一步,拿出手槍,對準了裴福海的後背。
“你這是幹什麼?”裴福海一時沒回過神來,他還以為潘玉林想掏手槍,協助自己呢。
沒想到,潘玉林的槍口,竟然是對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