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承周的一席話,感動得袁慶元稀里嘩啦。
士為知己者死,他覺得,火副站長就是自己的知己。
路承週上任之後,首要的任務只有一個:行家法。
劉有軍之後的兩任站長,金惕明原來是他的教官,因為違反紀律,私自與金連振聯絡,導致被捕,隨後叛變。
此事金惕明要負很大責任,只是,總部對如何處置金惕明,沒有定論,路承周自然不好行動。
接下來的周逢春,完全是因為施錫純。
當然,周逢春自身也有很大的責任,但此時更應該追究的是施錫純。
當時的過程,路承周已經聽袁慶元詳細彙報過。
施錫純帶著周逢春和曾紅,到袁慶元住處時,情報三室的人已經到了。
施錫純想活捉周逢春,哪想到,周逢春早知道他的身份,突然開槍。
可惜,沒有射中施錫純要害,反倒被情報三室的人幹掉了。
袁慶元聽到外面的槍響,馬上出來支援,對周圍的地形很熟悉,拉著曾紅冒死突圍。
曾紅突圍後,肋間受傷,自己簡單包紮後,沒在英租界治療,而是去了法租界的馬大夫醫院。
馬大夫醫院全名馬大夫紀念醫院,早先由英國駐津軍隊,將原法租界紫竹林一帶的隨軍門診部的主管權,轉交給英國基督教倫敦會。先定名為:基督教倫敦會醫院。
醫院的經費主要依靠當地官僚、紳商、買辦捐助及向病人勸募維持。
光緒五年(1879二月,英國倫敦會派遣醫師馬根濟由漢口,來天津接辦和主持英國基督教倫敦會醫院。
1924年1月18日,醫院重建,新醫院大廈落成時,為表彰馬根濟大夫所做的貢獻,該醫院改名為馬大夫紀念醫院。
醫院有南北兩棟大樓,設施先進,醫院人員眾多,醫術精湛,是法租界比較有名的醫院。
曾紫蓮的傷勢不重,路承周特意去了趟振華中學,還能正常上課,自然也就不用擔心。
路承周目前關心的,是施錫純。
晚上,他去憲兵分隊時,看到了吊著繃帶的施錫純。
在警務處關了幾天後,施錫純終於被放了出來。
周逢春是軍統的人,在英租界,工部局不能公開支援國民政府。
因此,警務處也沒有為難憲兵分隊。
“路主任好。”施錫純看到路承周時,主動上前打招呼。
他已經認出來了,路承周就是那天到現場的巡捕。
“怎麼,不在家裡多休息幾天?”路承周關心的問。
“早點來上班,心裡更踏實。”施錫純尷尬的笑了笑。
他在軍統的時候,就聽說“火柴”幹掉了潘玉林。
自己是內賊,軍統更加痛恨。
哪怕身上的傷沒好,他也不敢住醫院,這個時候,住在憲兵分隊最安全。
潘玉林被殺死在交通旅館的畫面,現在還在他腦海裡浮現。
況且,陳樹公答應,任務完成後,給他留著情報三室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