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號路與二十五號路,都是路承周的轄區,他對轄區內的一切非常熟悉。
可以說,就算路承周閉著雙眼,也能準確走到家裡。
走出巷子的時候,路承周特意停了一下,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
巷子裡比較暗,二十四號路有路燈,相對來說明亮得多。
從暗的地方走出來,總要觀察一下四周。
二十四號路很安靜,都這個時候了,除了偶爾有人力車經過外,街上早就沒有人了。
正當路承周準備走出去的時候,驀然,他看到了一個紅點,在黑暗裡一閃一閃的。
路承周已經走出的身子,迅速退到了黑暗中。
他知道,那個紅點,正是菸頭。
有人在大晚上抽菸,還是躲在暗處。
那裡正是孫祝齡家附近,如果此人不是在等人的是話,那一定是窺探自己。
路承周更相信,那人是針對自己。
這個時候,孫祝齡家早就大門緊閉,就算有人要出來,也會走後門。
而那個位置,能看到15號。
路承周很是奇怪,自己早就熄燈睡了,還待在對面幹什麼呢?
又是什麼人,這麼晚了,還要來監視自己呢?
除了前面,後門會不會也安排了人呢?
路承周這些人養成了一個習慣,總喜歡從後門出入。
而他在行動的時候,也特別防備嫌犯從後門逃竄。
只要是路承周參與的行動,他一定會提前派人將後門堵住。
如果誰敢從後門溜走,一定會落入他手中。
路承周此時是“火柴”的相貌,想從正門回去,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
別看路承周只是加了牙套,用橡皮墊高了鼻子,又戴了假髮和眼鏡。
似乎把這些東西取下來,馬上就能恢復原樣了。
可他臉上擦了黃蠟,一時之間,又怎能洗得乾淨?
最重要的,還是他的衣著。
此時的路承周,穿著灰白大褂,腳下一雙布鞋,這與他平常的穿著打扮,完全不一樣嘛。
雖然只有短短几十米,可路承周想回家,或許要冒很大的風險。
幸好,路承周對這裡的地形無比熟悉,不走主路,折回巷子,在裡面有一條只容一人過身的夾縫,這是兩堵牆之間的過道,彎彎曲曲的,不是住在附近的人,還真不知道。
走過去,就到了路承周家後門。
在路上,路承周撿了兩塊小石子。
但是,路承周對近在咫尺的家,卻不敢馬上回去。
前門有人,誰知道後門會不會有人呢?
路承周觀察了一會,突然將撿到的小石子,丟了出去。
石子在寂靜的夜裡,發出的聲音不大。
但是,只要附近有人,一定能聽到。
然而,等了一會,並沒任何動靜。
路承周這才走出去,但他沒有直奔後門,而是徑直走過後門,走了十幾米,確定沒人之後,才折返回來。
輕輕拿起鎖,整個手掌將鎖完全包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