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犯了錯,沒有人會縱容姑息。
他痛恨親爹的魯莽衝動,將他們母子置於尷尬境地。他的身體中,分明流淌著和親爹一樣逞勇鬥狠的血液。
朗哥兒垂下頭,一滴眼淚迅速滴落到衣襟上。然後,又是一滴。
不到片刻,衣襟上便多了一片濡溼。
……
林茹雪母子回寢宮後,說了什麼無人知曉。
從這一日起,朗哥兒安分地待在寢宮裡,再未露面。
閔達被送回承恩公府後,承恩公夫人心疼孫子被打傷,滿心不忿地進了慈寧宮“請安”。其中少不得要添油加醋,狠狠地告朗哥兒母子一狀。
“……都說子肖其父,這話半點不假。韓王世子一怒之下敢對皇后娘娘和殿下動手。這個朗哥兒,只因幾句話便對達哥兒動手。將達哥兒揍得滿臉開花。”
“這等禍根,哪裡還能再留在宮中!依我看,就該將他一併送進宗人府去,和他爹關在一處才是。”
承恩公夫人一臉憤怒地進獻讒言。
閔太后皺眉瞪了承恩公夫人一眼:“達哥兒便是因多嘴饒舌招了這一場禍端。你也該引以為戒,以後說話當心些。”
“朗哥兒才多大,他爹做的錯事,怎麼能怪到他頭上!”
朗哥兒自小便在宮中住著,閔太后對朗哥兒也頗為喜愛。
承恩公夫人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多嘴。
……
這一個小小的插曲,並未惹來太多矚目。
眾臣的焦點,依舊在韓王世子身上。
偏偏中宮毫無動靜,將韓王世子關進宗人府,便像是忘了這一樁事一般。一晃就是半個多月。
這半個多月裡,中宮皇后軟禁天子的謠言也未平息,反而喧囂日上。
眾臣闖入椒房殿未果,被扭曲成了“顧皇后威勢相逼,眾臣無人敢攫其鋒”。韓王世子則成了“因揭穿顧皇后真面目遭到顧皇后毫無不留情報復”的可憐蟲。
流言從京中散開,很快傳至魏王韓王藩地。
禮部左侍郎在魏王藩地賑災,魏王一時尚無反應。
韓王卻因長子“無辜被軟禁”之事義憤填膺,慷慨激昂地親自書寫了一份奏摺上奏朝廷。這份奏摺上,歷數顧皇后的罪責。
掌控後宮,軟禁天子,扶持儲君,意圖權傾朝野,染指朝堂。
這等野心勃勃妄圖牝雞司晨的中宮皇后,自大秦建朝以來還是第一個。眾臣敢怒不敢言,而韓王,身為蕭家子孫,絕不容蕭家天下落於婦人之手,更不會忍受顧皇后的羞辱。
事急從權,韓王已無法再忍耐等待下去,即日起便會召集忠心之士,積蓄力量。留待日後清君側,誅惡婦,救天子和大秦於水火!
這哪裡是奏摺,分明就是一份割裂藩地的宣言!
奏摺被當眾宣讀後,眾臣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