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李豐聯絡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微信公眾號是比較有影響力的。
然後,去小區附近的列印店去列印一批餐券備用。
再然後,擬定一個比較符合小學生口味的選單出來。
差不多忙完了,估計也就到中午飯點的時候了。
腦中捋了一遍,陳凱腳上用力,沒一會就騎到了合力快餐店門口。
先把店門開啟,材料全部卸到廚房去,陳凱把店裡面的風扇擰開,坐在椅子上,掏出手機,剛想撥通李豐的電話。
稍微想了想,現在是上午,李豐應該還在工作,發微信比較好。
開啟微信,陳凱拇指按動,發過去一條訊息。
“李哥,我是陳凱,我準備和那個教師朋友往微信公眾號上面投稿,看看能不能給她班裡的學生爭取一點改善飲食的愛心捐助。
請問現在寧港這邊哪個微信公眾號是比較有影響力的?我們想試一試。”
拇指一按,微信訊息傳送了過去。
過了十秒鐘,那邊還沒有回覆訊息。
可能真的在忙著上班吧,陳凱決定先去廚房準備材料了。
叮鈴鈴鈴,手機響了起來。
陳凱一愣,抓起手機一看,李豐居然回了個電話過來。
手指一劃,電話接通。
“喂李哥!不好意思還麻煩你把電話打過來。”
李豐粗獷洪亮的聲音從電話裡傳來:
“跟我還客氣啥,你們準備試試微信眾籌了是吧,好事啊,是單純發個宣傳文案還是說要拍個影片什麼的?”
“我們準備結合著這個事情,辦一個活動。”
“活動?什麼活動?”電話那頭李豐的聲音拔高了一度,語氣中充滿了好奇。
陳凱在電話裡把昨天李菲菲靈光一閃想出來的活動詳細地和李豐說了一遍。
“這活動方案是你想出來的?”李豐在電話那頭語氣中帶著驚喜。
“不是的,是我店裡的一個女孩子想到的,怎麼樣,有可操作性嗎?”
電話那頭頓了一下,李豐略帶興奮地說道:
“作為非專業人士,你們居然能夠想到這樣的點子,真的很不容易了,放心吧,以我這麼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這個活動的操作性很強。
而且,應該還可以深耕細作一下。”
陳凱一愣:“深耕細作?”
“沒錯,你想啊,給孩子們加餐這個事情,但凡有點愛心的,或者為人父母的,哪個能說不願意做那點舉手之勞呢?
所以,這個活動的主題天然就能讓人產生共鳴。
而且,你這個活動一搞,噱頭也出來了,如果錄一些孩子們在餐館吃飯的影片,對你們店裡也是一個宣傳吧。
再者,孩子們在店裡吃飯總不至於只吃一次吧,這要是愛心打賞不斷,孩子們能夠長期在你的店裡加餐的話。
這個活動不就變成一個長期性的系列活動了嘛!
這樣的主題,這樣的形式,這樣的宣傳效果,我看遲早能成為熱門話題,要是操作的好的話,能成為公眾號上的頭條也說不定!”
陳凱這邊聽得是一愣一愣的,怎麼這個活動有這麼多的優點嗎?
一聽到這裡,心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陳凱又小心翼翼地問道:“那……那李哥,你說我們這個活動,在哪個公眾號上宣傳比較好呢?”
電話裡傳來李豐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找別人幹什麼,你們可以找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