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章 青田石

這居然是清代青花壽桃紋茶杯,張彬的右手具有感應能力,是看不錯歷史的,他很驚訝的看向齊震:“齊先生好大的手筆,居然拿這麼珍貴的茶杯出來待客,也不怕磕壞了心疼?”

不待齊震回答,花建國搶話道:“不用為這老小子心疼,他有錢人,砸壞了再買唄。”

齊震則呵呵微笑道:“東西買來都是為了消費用的,擺著豈不是太浪費了。”

張彬點點頭道:“也是。”

花建國這時候開口道:“老奇,你就別和張彬寒暄客套了,要看什麼石頭,你快點拿出來給他過過目,要是好,大手一揮買下來就是了。”

“二位稍等,我去去就來。”齊震告辭離去,留下張彬和花建國兩個人留下來用茶。

張彬詢問道:“他不會是把賣家留在家過夜吧。”

“是的。”花建國說道:“聽說這次拿了不少好東西,不過這齊震古董懂些,這石頭可就不在行了,要不然也不會讓我幫忙。”

“他怎麼突然對奇石把玩有了興趣?”張彬不解問道。

花建國笑道:“文人嘛,你懂得,都有些這些,那些的騷勁。”

這話糙的,張彬直接翻了個白眼,不再多話詢問。

很快,齊震帶著人來了,跟在他身後的人是個精壯的漢子,臉色黝黑,手指也粗糙的很,在他的背後,則揹著一個巨大的蛇皮袋子,看著挺沉的,壓在他的肩頭,一頭肩膀都下壓了。

進門,他就把蛇皮袋子放下來,咚一聲,袋子內的石頭砸在瓷磚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張彬的目光瞥向了蛇皮袋子,再看向賣家,詢問道:“先生,哪裡人。”

“浙省的。”賣家回道。

張彬眉頭一挑的,猜測道:“你這袋子內的都是青田石?”

“咦?你是行家啊。”賣家沖張彬喜上眉梢道。

張彬微微一笑的,他要不知道這些,別說把玩奇石了。

青田石産於浙江青田縣。青田石的石性石質和壽山石不大相同。

青田石是青色為基色主調,壽山石則紅、黃、白數種顏色並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燈光凍、魚腦凍、醬油凍、封門青、不景凍、薄荷凍、田墨、田白等。

因其主是要出産於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故將其稱之為“青田石”,是屬於葉臘石的一種。

齊震一聽這話,心中暗喜,忙道:“張先生,這兩位可是對青田石有著濃厚興趣的哦,還不快把你的好東西拿出來亮亮。”

“好的。”賣家忙把蛇皮袋子開啟,不過他不是整個展開曬寶貝,而是從中摸出了一塊來。

這舉動把可張彬三人的胃口吊的足足的,大家都伸長了脖子想看看他袋子內有什麼好寶貝。

石頭取出來了,叫人眼前一亮的。

這居然是一塊已經成型的金石篆刻。

此章為青田石上品封門青所雕,質地溫潤細膩,色澤淡雅宜人。

上有清末民初畫家陸恢落款,筆意蒼勁古拙。

此印章質地極佳,雕工篆刻古雅高卓,給人以空靈嫻雅,淡泊悠遠之感。

“這名印章,各位該是識得貨的,感覺如何?幾位是行家,可認得這印章上的落款?”

齊震激動的接過東西,仔細辨認起來,激動的喊道:“是陸恢的落款。”

陸恢1851—1920),清末民初著名畫家。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號狷叟,一字狷盫,自號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蘇吳江,居吳縣今江蘇蘇州)。

幼習舉子業,秀才入學試為第一,有人舉報其父曾參加太平軍工作,功名之路永絕。

從劉德六遊,習花果、翎毛,有出蘭之譽。嘗過僧寺,覩十八應真像,即以紙墨畫為描摹而歸。後晤吳大瀓,相與談藝,大悅,縱觀吳之所藏,上窺唐、宋,下樵元、明,藝事大進。旋客吳幕,得遊三湘,遼東名勝。

所歷既廣,筆意益蒼勁遒麗,古拙幽深。畫山水、人物、花鳥、果品,無一不能,書工漢隸,旁參魏晉六朝,遒勁而具有金石氣。嘗作衡山記遊圖八幅,認為生平傑作,謂可媲美黃易《訪碑圖》。

光緒二十二年1896)張之洞任江督,集海內名畫家補繪元王惲所進《承華事略》,以總其事。圖中衣冠、彜器悉準歷代制度。中年歸蘇州,潛心繪事,考訂金石文字,垂三十年。為清末民初江南老畫師,從遊者數十人。卒年七十。黃賓虹評畫中九友“以吳江陸廉夫得名最早,山水學四王,渲染尤能逼真。”

張彬可不知道陸恢的生平,但是看齊震那如獲至寶的樣子,便知道這人應該不凡。

不過張彬瞅著那不露真容的蛇皮袋子,心頭有些疑惑,很顯然,這位賣家是知道這枚印章的價值的,這樣的東西,拍賣出來幾十萬總歸有的,這樣寶貝的東西,他居然直接混雜著放蛇皮袋內,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