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餐,老爸老媽都上班了,林南迴到房間躺下“來吧,現在清靜了”話音一落就覺得一股暖流遊遍全身,林南發出羞恥的呻吟聲,真舒......服字還沒念出來暖流就已經消失了,這就結束了?太快了吧?我還沒來得及享受呢?這還用找什麼安靜的地點?
“因為現在宿主等級低,改造不需要多長時間”
林東活動下手腳沒感覺有什麼太大變化,只是覺得自己精神不錯,問道:“我沒感覺自己有什麼變化啊?”
“宿主只是提升了一級,身體素質提升了一點點,是感覺不到質的變化的”
“話說你給我提升10斤的力量,我自己鍛鍊也能提升上來吧?沒什麼用啊?”
“宿主自身身體素質與系統加層是分開算的,也就是說宿主自身力量是50斤的話,系統提升後就是60斤,宿主身體力量是100斤,提升後是110斤”
這還差不多,要不我就自己鍛鍊了,要系統有什麼用?得到好處的林南決定再接再厲,上網找到昨天那幾個博主繼續。
你全力做到最好,可能還不如別人的隨便搞搞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相信這句話
你以為有錢人很快樂嗎?他們的快樂你根本想象不到
有人出現在你的生命裡,是為了告訴你,你真好騙
萬事開頭難,然後中間難,最後結束難......
一一發到幾大博主的心靈雞湯裡
看到林南的評論‘心靈愛人’像一隻憤怒的小母雞一樣衝進林南的圍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長文,難道這混蛋公開道歉了?帶著好奇心理仔細讀起來。
前陣子熱播的電視劇xxx開頭便是熱乎乎的公司雞湯宣講,另外整部劇也被定位職場正能量劇作,給大家煲了一大份職場雞湯。心靈圓滿之餘,冷靜之後,還是要感嘆劇作有盡時,生活無絕期,自己的職場還是一如既往的安然繼續。在感嘆雞湯的效用之外,也讓人不禁思考,心靈雞湯,我們讀了這些年到底在讀什麼?它的受眾、機制、發展是什麼?我們對雞湯又該持什麼樣的態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不少人的理解裡,雞湯文的主體受眾是青年學生,職場新人等,而雞湯出品型別包括:母親雞湯、囚犯雞湯、祖父雞湯、祖母雞湯、孩子雞湯、父親雞湯等。在實際上則更為寬泛,以角色身份為標準其實難以劃定。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雞湯文的人,在認知水平上也許同樣有所欠缺。雞湯能帶給人的多是溫暖安然、動力奮進等,這種效果的實現依託於人們對於籠統意涵的表達容易採取對號入座的態度。之後持續深化讓自己沉溺沉迷其中,致使“溫湯煮青蛙”。
統看雞湯的主要三大作用:暖心,啟迪,勵志。這倒不是說看雞湯的人就冷漠,愚昧,情商低下,只是他們往往走不出需求不滿,認知不深,內驅力不足的三個通病。
當漂居外地,收入微薄,無助,生存與安全勉強糊弄,感情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都遙遙不可期,這個時候期待需求的滿足,文字的力量喚醒自己的情感價值認同,如同短暫的夢境一樣,雞湯讓人感懷唏噓。
一碗碗雞湯下肚,變身超人,景陽岡隨意過,吊睛白額大蟲掄起來錘。再然後,五分鐘過去,天還是那麼寒,路依舊遠,自己的背影還是那麼長而孤獨。
看到這裡‘心靈愛人’有些觸動,她覺得自己也是那隻被雞湯煮熟的青蛙。是啊,讀了心靈雞湯讓自己充滿幹勁,但然後呢?自己還是自己,沒有任何改變,每天還是一樣擠公車,為每月的房租勞心費力。
看見不少網友支援留言:說的好,我就覺得心靈雞湯沒什麼用,滿篇廢話。
“毒雞湯看著很爽啊,諷刺中帶著一點幽默,挺有意思的”
......
‘心靈愛人’關掉圍脖,我不罵你,不代表我就認同你的觀點,心靈雞湯也許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但是你的毒雞湯更是毒藥,看了讓人更難受。
還是去上班吧,每天早晨看一遍心靈雞湯給自己鼓勁的習慣也不尊守了,有些落寞的走出家門......
林南不管網上怎麼罵自己,罵的人越多越好,結果上圍脖一看,居然認同自己的佔了大多數,要是都贊同我的話,那就不是抬扛了,我還怎麼升級?看來得想新的抬扛點子了......
喜歡大叔之混在娛樂圈請大家收藏:()大叔之混在娛樂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